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中甸弧雪鸡坪斑岩铜矿含矿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
[
查看
]
曹殿华
、
王安建
、
黄玉凤
、
张维
、
侯可军
、
李瑞萍
、
李以科
长期以来,关于雪鸡坪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具有很大的争议。为了限定成矿作用开始的时限, 本文选择代表成矿前岩浆岩的绢英岩化带内含矿斑岩进行锆石SHRIMP年代学测试,获得了215.2±1.9 Ma的成岩年龄,说明雪鸡坪斑岩铜矿形成于215 Ma之后。锆石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源区,但是锆石Hf同位素分布不均匀,9颗锆石εHf(t)的结果分布于1.1~2.1,二阶段模式年龄平均值为1150 Ma,两颗锆石εHf(t)值为7.4和6.0,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778 Ma和869 Ma,暗示存在两种不同的岩浆源区,可能发生过岩浆混合作用,但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区域同位素年代学对比结果表明,215 Ma左右的岩浆活动是中甸弧主要的控制斑岩铜矿成矿的热事件。
震旦一寒武纪界线:来自铜仁坝黄老堡组顶部晶屑凝灰岩SHRIMP 锆石 U-Pb年龄和沉积序列约束
[
查看
]
汪正江
、
王剑
、
谢渊
、
卓皆文
、
杨平
长江三峡黄陵花岗岩与莲沱组凝灰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地层意义
[
查看
]
高维
、
张传恒
华南古陆普遍发育新元古代花岗岩,其时代、成因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具有标识意义。该类型的花岗岩与华南克拉通的破坏及雪球事件的启动相关,其年代学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高质量的锆石 SHRIMP U-Pb 定年是确定其相互关系的基础。 黄陵花岗岩体中的岩浆锆石的 SHRIMP U-Pb 加权平均年龄为 837 Ma±7 Ma,另获得莲沱组顶部层凝灰岩较年轻的一组岩浆锆石 SHRIMP U-Pb 加权平均年龄 724 Ma±12 Ma。 前者表明黄陵花岗岩与桂北的三防、元宝山和云南的峨山花岗岩体侵位的时间相同,后者确定了莲沱组顶界的时代。 这为确定南华系的年代地层学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
[
查看
]
孙志明
、
尹福光
、
关俊雷
、
刘建辉
、
李军敏
、
耿全如
、
王立全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的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一直令人关注,已获得的一些数据虽然具有参考意义,但高质量的 SHRIMP定年还很缺乏。 在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中上段发育的近 180m 厚的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 岩屑凝灰岩中采集样品D0202 一件,选出锆石百余粒,获得 SHRIMP U-Pb 加权平均年龄为(1503±17 )Ma。 样品 D0202 的锆石Th/U大于 0.48,并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表明黑山组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 这一年龄表明昆阳群的形成时代至少大于1500 Ma,为准确地标定昆阳群的时代和层序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粤北存在早侏罗世的岩浆活动-来自霞岚杂岩SHRIMP 锆石 U-Pb 年代学的证据
[
查看
]
余心起
、
狄永军
、
吴淦国
、
张达
、
郑勇
、
代堰锫
报道了粤北梅州地区霞岚杂岩的 SHRIMP 锆石 U-Pb 年龄, 花岗岩(196±2)Ma, 辉长岩(195±1) Ma, 为中国东南部缺少200~180 Ma 期间的岩浆岩报道增添了新资料, 又表明了滨太平洋构造域至少在 195 Ma 左右已经开始作用于中国东南部. 野外揭露的新鲜露头上, 辉长岩与花岗岩之间有岩浆部分混合作用现象. 辉长岩局部 发育 20~30 cm 的细粒边, 从辉长岩往花岗岩方向逐渐变细; 花岗岩中发育大量暗色细粒-微粒闪长质岩浆包体, 形态多样、大小不一, 边部有暗色矿物集中现象, 部分界线呈截然、模糊或过渡关系; 包体中出现针状磷灰石; 辉长岩类与花岗质岩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 其微量元素特征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二者年龄十分接近, 且基性岩略晚于花岗岩形成. 这些特征均表明, 早侏罗世基性岩浆注入引起了深部陆壳物质的熔融, 并形成了酸性岩浆, 然后二者发生混合产生了霞岚杂岩。
印度与欧亚两大陆块碰撞时间的厘定:来自锆石SHRIMP U-Pb年龄的证据
[
查看
]
夏斌
、
林清茶
、
张玉泉
、
梁华英
、
徐力峰
、
李建峰
、
王彦
通麦地区片麻岩中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①变质锆石和变质复合锆石的新壳U-Pb年龄为 42 Ma,属于中始新世,相当于陆陆碰撞的峰期时间,而印度和欧亚两个大陆开始碰撞的时间略早于42 Ma;②变质复合锆石中的老核(继承锆石),有2个点U-Pb年龄为201 Ma,相当于早侏罗世早期,表明通麦片麻岩是沉积岩变质的,其沉积岩的时代不会早于三叠纪;③文章最后对锆石成因类型及意义、片麻岩的时代和印度与欧亚两大陆碰撞的时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扬子地块西北缘轿子顶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
查看
]
裴先治
、
李佐臣
、
丁仨平
、
李瑞保
、
冯建赟
、
孙雨
、
张亚峰
、
刘战庆
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地区轿子顶穹窿构造核部的花岗岩类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约束。研究结果表明,轿子顶花岗岩体中变形花岗岩和块状花岗岩中锆石均发育岩浆韵律环带结构,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52~1.23、0.32~1.16),为岩浆成因锆石。对变形花岗岩和块状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793±11) Ma和(792±11)Ma,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完全一致,均为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早期。轿子顶花岗岩体的SiO2(72.01%~77.65%)和Al2O3(12.12%~14.18%)含量均很高,A/CNK在0.95~1.13(平均为1.04),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总量(∑REE)为(75.81~79.97)×10-6(平均为77.89×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中等的负Eu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体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轿子顶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新元古代扬子地块西北缘活动大陆边缘俯冲以及弧陆碰撞造山作用导致的地壳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即后造山期,是Rodinia超大陆初始裂解阶段产物。
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燕山晚期花岗杂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李怡欣
、
孙景贵
、
门兰静
、
聂喜涛
、
张朋
新疆云雾岭斑状二长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 年龄及构造意义
[
查看
]
刘荣
、
方庆新
、
李燕
、
阮小宁
、
应用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测年法结果,对新疆云雾岭斑状二长花岗岩体中锆石成因和形成时代进行深入研究.阴极发光图像结果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体中锆石具较好晶形,并显示出清晰的岩浆锆石韵律环带结构,具典型岩浆型锆石特点.SHRIMP 年龄测定显示云雾岭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形成距今(201.8±3.8) Ma。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组凝灰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安芳朱
、
永峰
西准噶尔地区出露巨厚层的下石炭统火山一沉积岩,包括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前人主要通过生物化石来确定各组之间的层位关系,并存在争论。本文对包古图金矿区包古图组中3个蚀变凝灰岩样品开展的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表明,凝灰岩的年龄分别为328.4Ma(MSWD=0.72)、342.6Ma(MSWD=0.76) 336.5Ma(MSWD=l.6)。结合太勒古拉组年代学数据和下石炭统火山一沉积地层的分布关系,确定西准噶尔下石炭统火山一沉积地层从下到上依次为: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
«
1
2
...
72
73
74
75
(current)
76
77
78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