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你好,请
  • 登录
  • logotext
    湘北华容地区桃花山花岗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查看] 彭雨春马铁球李英奇周柯军柏道远
    峡江-广丰和三南-寻乌火山岩带晚中生代粗面岩SHRIMP锆石U-Pb 年龄 [查看] 巫建华刘飞宇刘帅
    西准噶尔托里地区塔尔根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托里断裂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时间约束 [查看] 宋彪李锦轶张进朱志新王煜徐新
    西峡北部秦岭群变质沉积岩锆石 SHRIMP 定年:物源区复杂演化历史和沉积、变质时代确定 [查看] 万渝生刘敦一董春艳殷小艳
    西藏羌塘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侧奥陶纪温泉石英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 构造归属及物源区制约 [查看] 董春艳李才万渝生王伟吴彦旺颉颃强刘敦一
    西藏加多捕勒铁铜矿成矿岩体时代与成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与稀土元素证据 [查看] 于玉帅杨竹森多吉侯增谦田世洪孟祥金刘鸿飞张金树王海平刘英超
    西藏当雄南部约54Ma 辉长岩-花岗岩杂岩的岩石成因及意义 [查看] 赵志丹朱弟成董国臣莫宣学DEPAOLODon贾黎黎胡兆初袁洪林
    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部识别的多处基性岩浆活动对揭示地幔源区成分和相关动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对拉萨-当雄一带原认为是早白垩世茶苍卡辉长岩-浦迁花岗岩杂岩中获得了始新世幔源岩浆活动记录。研究区出露的3 种岩石类型及其U-Pb 锆石年龄分别是正长闪长岩、碱性角闪二长花岗岩(54.0±0.3Ma) 和钾玄质碱性辉长岩( 53.8±0.4Ma) 。其中辉长岩锆石εHf(t) 值为- 6.6~-4.2、Hf 模式年龄tDM为0.88 ~0.97Ga; 二长花岗岩εHf(t) 为-10.2 ~-6.5,Hf 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5~1.7Ga。三类岩石都具有富碱、富钾特征,它们具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 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 和P 亏损等特征。闪长岩和花岗岩的Sr 和Nd 同位素特征相似,87 Sr /86 Sr 比值为0.711~0.712,εNd(t)为- 9.1~-7.1; 而辉长岩分别是0.708 和-4.8~-4.9。本文与拉萨地块南部和中部已有结果共同表明,新生代岩浆岩的分布与成分显示了与俯冲带极性吻合的规律性变化特征,即从雅鲁藏布缝合带向北,岩石的富集组分逐渐增加,越过洛巴堆-米拉山断裂带进入具有地壳基底的中部拉萨地块后,岩石则明显增加了地壳富集组分,很好显示了基底成分对岩浆作用的控制。拉萨地块南部大约47Ma 开始出现的富集组分,很可能是中部拉萨地块富集的古老地壳基底物质参与和控制的结果,而与印度大陆地壳物质的俯冲无关。茶苍卡辉长岩可能来源于受到早期俯冲来源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而茶苍卡角闪二长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但是有幔源物质参与。茶苍卡辉长岩不同于典型岛弧玄武岩,而与板内玄武岩或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玄武质岩石类似,其成因很可能与大约52Ma 的特提斯洋壳板片断离和岩浆大爆发有关。
    西藏当雄南部约54Ma 辉长岩-花岗岩杂岩的岩石成因及意义 [查看] 赵志丹朱弟成董国臣莫宣学DEPAOLODon贾黎黎胡兆初袁洪林
    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部识别的多处基性岩浆活动对揭示地幔源区成分和相关动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对拉萨-当雄一带原认为是早白垩世茶苍卡辉长岩-浦迁花岗岩杂岩中获得了始新世幔源岩浆活动记录。研究区出露的3 种岩石类型及其U-Pb 锆石年龄分别是正长闪长岩、碱性角闪二长花岗岩(54.0±0.3Ma) 和钾玄质碱性辉长岩( 53.8±0.4Ma) 。其中辉长岩锆石εHf(t) 值为- 6.6~-4.2、Hf 模式年龄tDM为0.88 ~0.97Ga; 二长花岗岩εHf(t) 为-10.2 ~-6.5,Hf 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5~1.7Ga。三类岩石都具有富碱、富钾特征,它们具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 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 和P 亏损等特征。闪长岩和花岗岩的Sr 和Nd 同位素特征相似,87 Sr /86 Sr 比值为0.711~0.712,εNd(t)为- 9.1~-7.1; 而辉长岩分别是0.708 和-4.8~-4.9。本文与拉萨地块南部和中部已有结果共同表明,新生代岩浆岩的分布与成分显示了与俯冲带极性吻合的规律性变化特征,即从雅鲁藏布缝合带向北,岩石的富集组分逐渐增加,越过洛巴堆-米拉山断裂带进入具有地壳基底的中部拉萨地块后,岩石则明显增加了地壳富集组分,很好显示了基底成分对岩浆作用的控制。拉萨地块南部大约47Ma 开始出现的富集组分,很可能是中部拉萨地块富集的古老地壳基底物质参与和控制的结果,而与印度大陆地壳物质的俯冲无关。茶苍卡辉长岩可能来源于受到早期俯冲来源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而茶苍卡角闪二长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但是有幔源物质参与。茶苍卡辉长岩不同于典型岛弧玄武岩,而与板内玄武岩或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玄武质岩石类似,其成因很可能与大约52Ma 的特提斯洋壳板片断离和岩浆大爆发有关。
    皖东滁州盆地晚中生代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查看] 马芳薛怀民
    苏鲁仰口超高压岩石SHRIMP 锆石U-Pb定年与部分熔融时限 [查看] 曾令森高利娥于俊杰胡古月
    在大型碰撞造山带中,在陆壳物质深俯冲或快速折返早期,在超高压-高压条件下,易熔组分可能发生水致或脱水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熔体。在超高压-高压条件下,苏鲁超高压岩石发生过部分熔融作用,形成长英质多晶体包裹体和不同尺度的花岗质岩石,导致可观的地球化学效应。为确定苏鲁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的时限,对山东仰口超高压副片麻岩和其中平行片麻理的同构造钾质花岗岩脉进行了SHRIMP 锆石U/Pb 地质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内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副片麻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核-幔-边结构。核部锆石为碎屑锆石,206Pb /238U 年龄大于282Ma,可能反映了副片麻岩的原岩包含不同成因的物质;幔部和边部的Th/U 比都小于0.1,分别给出233±3Ma 和214±4Ma 的206Pb/238U 年龄,分别对应于超高压变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同构造花岗岩脉是富钾过铝质花岗岩( A/CNK = 12) ,锆石也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锆石年龄与副片麻岩的核部锆石年龄相当,反映了该花岗岩脉的源区可能是变沉积岩; 除幔部锆石的一个点具有206Pb/238U 年龄为234.6±3.9Ma 之外,其它幔部锆石位于谐和线附近,给出206Pb/238U 年龄为220.8±2.9Ma,该年龄代表着该花岗岩脉的形成年龄。上述数据表明,在仰口地区,超高压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早于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