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湘北华容地区桃花山花岗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查看
]
彭雨春
、
马铁球
、
李英奇
、
周柯军
、
柏道远
分布于湖南北部华容隆起中的桃花山岩体侵位于中元古代冷家溪群中,由早期细粒少斑状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细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少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至末期细粒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等四期侵入体组成。 对该岩体中部的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锆石 SHRIMP U-Pb 测年,获得203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140.3±3.8)Ma(2σ)(n=7,MSWD=2.3),代表岩体侵位年龄,表明其成岩时代为晚侏罗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SiO2=71.10%~73.00%,K2O/Na2O=1.09~1.66,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Rb/Sr=0.23~1.95; ∑REE 较高 (175.1~259.9),Eu 为弱负异常 (δEu=0.55~0.82),(La/Yb)N=13.52~43.71;低εNd(-8.1~-10.1),高 T2DM(1.59~1.75 Ga)。 综合研究表明,桃花山花岗岩,属壳源含白云母过铝花岗岩类(MPG),为华南前寒武纪基底重熔而成;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应为碰撞造山作用晚期或结束时期,陆内碰撞造山作用增温减压体制下的产物,同时也标志着湘北地区在 140 Ma 后全面转入陆内伸展阶段。
峡江-广丰和三南-寻乌火山岩带晚中生代粗面岩SHRIMP锆石U-Pb 年龄
[
查看
]
巫建华
、
刘飞宇
、
刘帅
江西及广东北缘呈近EW 向展布的峡江) 广丰火山岩带和三南( 全南、定南、龙南) ) 寻乌火山岩带,是我国东南部中生代以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为主体的火山岩带的组成部分。峡江) 广丰火山岩带的石溪盆地、三南) 寻乌火山岩带的三百山盆地和大长沙盆地出露少量粗面岩, 粗面岩所含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 Th/ U比值高, 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SHRIMP 锆石U-Pb 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石溪、三百山和大长沙粗面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37.0±01 94Ma、141.6± 0.96M a 和135.4±1.50 Ma, 根据国际地层表, 属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大规模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 江西及广东北缘绢英岩型铀矿也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20~140Ma),石溪、三百山和大长沙早白垩早期粗面岩地质时代的厘定, 说明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活动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绢英岩型铀矿化与碱性岩浆活动合拍。粗面岩的地质时代与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和碱交代型铀矿化的地质时代一致, 为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的成因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提供了岩石学证据, 也为绢英岩型铀矿化的成因可能与幔源流体活动有关提供了旁证。
西准噶尔托里地区塔尔根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托里断裂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时间约束
[
查看
]
宋彪
、
李锦轶
、
张进
、
朱志新
、
王煜
、
徐新
西准噶尔中部的托里断裂切错了塔尔根岩体,如果确定了该岩体的时代,就可以限定托里断裂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最大时限。所研究的样品为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采样位置位于托里县城以南、托里断裂南东,距离该断裂面约50m。用SHRIMP 对岩石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 同位素测定,共测得29 个颗粒的31 个数据。这31 个数据中,206Pb/238U 年龄最小值为279.5Ma±2.7Ma,最大值为337.3Ma±2.7Ma,相差达58Ma,差异大于17%。Th/U 比为0.31~0.88,U 含量为65×10-6~384×10-6,Th含量为23×10-6~142×10-6。根据CL 图像,将其中13 个点的206Pb/238U 年龄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将加权平均值295.8Ma±2.5Ma 作为岩体的侵位年龄。塔尔根岩体被托里断裂左行错开这一地质现象,以及该岩体的锆石定年结果,清楚地表明托里断裂的左行走滑运动一定是发生在295Ma 以后,即其左行走滑运动不是发生在石炭纪期间。
西峡北部秦岭群变质沉积岩锆石 SHRIMP 定年:物源区复杂演化历史和沉积、变质时代确定
[
查看
]
万渝生
、
刘敦一
、
董春艳
、
殷小艳
本文对秦岭群典型分布区西峡北部一个遭受高级变质作用的碎屑沉积岩样品( 黑云斜长片麻岩) 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普遍具有核-边结构。在 U-Pb 年龄谐和图上数据点分散分布,年龄变化范围为 >3.0Ga 到~400Ma。结合以往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和认识: (1) 秦岭群变质沉积岩的变质原岩形成于古元古代之后,其中一些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甚至更晚,原秦岭群是由不同时代地质体组成,需进一步解体; (2) 锆石特征表明,岩石遭受加里东期强烈变质,变质作用经历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向角闪岩相的转变过程; (3)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存在长期复杂的早期演化历史。
西藏羌塘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侧奥陶纪温泉石英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 构造归属及物源区制约
[
查看
]
董春艳
、
李才
、
万渝生
、
王伟
、
吴彦旺
、
颉颃强
、
刘敦一
温泉石英岩分布于羌塘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侧. 包括温泉石英岩在内的早-中奥陶世盖层在喜马拉雅、拉萨和羌南地块广泛发育. 145 个年龄数据分析表明, 石英岩碎屑锆石存在520~700, ~800, 900~1100, 1800~1900 和2400~2500 Ma 五个年龄段, 其中625和950 Ma 年龄峰值最为明显. 可靠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为525 Ma, 最老碎屑锆石年龄为3180 Ma. 碎屑锆石Hf 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Hf)变化很大, 为750~3786 Ma. 研究表明: 1) 羌塘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侧大范围分布的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形成于前寒武纪之后; 2) 温泉石英岩的物源区, 泛非构造岩浆热事件和格林威尔-晋宁构造岩浆热事件十分发育; 3) 不同时代碎屑沉积物的物源区都存在地幔添加和壳内再循环作用; 4) 温泉石英岩碎屑物质来自冈瓦纳大陆变质基底, 羌南地块为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西藏加多捕勒铁铜矿成矿岩体时代与成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与稀土元素证据
[
查看
]
于玉帅
、
杨竹森
、
多吉
、
侯增谦
、
田世洪
、
孟祥金
、
刘鸿飞
、
张金树
、
王海平
、
刘英超
西藏加多捕勒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位于拉萨地块的中部,矿体产于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中二叠统下拉组灰岩的接触带。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的锆石具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可分为4期,其第Ⅳ期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50.9±1.8) Ma,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第Ⅳ期锆石的176Hf/177Hf=0.282 523~0.282 864,εHf(t) =-7.72~+4.29,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CDM=851~1618 Ma,∑REE = 351~2198μg/g,(Yb/Nd)CN=11~506,δCe=1.21~65.58,δEu=0.09~0.33,表明岩浆源区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其中的壳源岩浆是中元古代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上述结果显示,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于印度陆壳随同特提斯洋壳向拉萨地块陡深俯冲之后,发生了印度陆壳与特提斯洋壳断离,导致印度陆壳折返和软流圈地幔流体上涌,引发了上覆地壳的侧向伸展和部分熔融,发生了软流圈地幔流体与壳源岩浆的混合,壳幔混源岩浆经岩浆房结晶分异后上侵而形成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西藏当雄南部约54Ma 辉长岩-花岗岩杂岩的岩石成因及意义
[
查看
]
赵志丹
、
朱弟成
、
董国臣
、
莫宣学
、
DEPAOLODon
、
贾黎黎
、
胡兆初
、
袁洪林
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部识别的多处基性岩浆活动对揭示地幔源区成分和相关动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对拉萨-当雄一带原认为是早白垩世茶苍卡辉长岩-浦迁花岗岩杂岩中获得了始新世幔源岩浆活动记录。研究区出露的3 种岩石类型及其U-Pb 锆石年龄分别是正长闪长岩、碱性角闪二长花岗岩(54.0±0.3Ma) 和钾玄质碱性辉长岩( 53.8±0.4Ma) 。其中辉长岩锆石εHf(t) 值为- 6.6~-4.2、Hf 模式年龄tDM为0.88 ~0.97Ga; 二长花岗岩εHf(t) 为-10.2 ~-6.5,Hf 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5~1.7Ga。三类岩石都具有富碱、富钾特征,它们具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 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 和P 亏损等特征。闪长岩和花岗岩的Sr 和Nd 同位素特征相似,87 Sr /86 Sr 比值为0.711~0.712,εNd(t)为- 9.1~-7.1; 而辉长岩分别是0.708 和-4.8~-4.9。本文与拉萨地块南部和中部已有结果共同表明,新生代岩浆岩的分布与成分显示了与俯冲带极性吻合的规律性变化特征,即从雅鲁藏布缝合带向北,岩石的富集组分逐渐增加,越过洛巴堆-米拉山断裂带进入具有地壳基底的中部拉萨地块后,岩石则明显增加了地壳富集组分,很好显示了基底成分对岩浆作用的控制。拉萨地块南部大约47Ma 开始出现的富集组分,很可能是中部拉萨地块富集的古老地壳基底物质参与和控制的结果,而与印度大陆地壳物质的俯冲无关。茶苍卡辉长岩可能来源于受到早期俯冲来源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而茶苍卡角闪二长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但是有幔源物质参与。茶苍卡辉长岩不同于典型岛弧玄武岩,而与板内玄武岩或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玄武质岩石类似,其成因很可能与大约52Ma 的特提斯洋壳板片断离和岩浆大爆发有关。
西藏当雄南部约54Ma 辉长岩-花岗岩杂岩的岩石成因及意义
[
查看
]
赵志丹
、
朱弟成
、
董国臣
、
莫宣学
、
DEPAOLODon
、
贾黎黎
、
胡兆初
、
袁洪林
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部识别的多处基性岩浆活动对揭示地幔源区成分和相关动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对拉萨-当雄一带原认为是早白垩世茶苍卡辉长岩-浦迁花岗岩杂岩中获得了始新世幔源岩浆活动记录。研究区出露的3 种岩石类型及其U-Pb 锆石年龄分别是正长闪长岩、碱性角闪二长花岗岩(54.0±0.3Ma) 和钾玄质碱性辉长岩( 53.8±0.4Ma) 。其中辉长岩锆石εHf(t) 值为- 6.6~-4.2、Hf 模式年龄tDM为0.88 ~0.97Ga; 二长花岗岩εHf(t) 为-10.2 ~-6.5,Hf 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5~1.7Ga。三类岩石都具有富碱、富钾特征,它们具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 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 和P 亏损等特征。闪长岩和花岗岩的Sr 和Nd 同位素特征相似,87 Sr /86 Sr 比值为0.711~0.712,εNd(t)为- 9.1~-7.1; 而辉长岩分别是0.708 和-4.8~-4.9。本文与拉萨地块南部和中部已有结果共同表明,新生代岩浆岩的分布与成分显示了与俯冲带极性吻合的规律性变化特征,即从雅鲁藏布缝合带向北,岩石的富集组分逐渐增加,越过洛巴堆-米拉山断裂带进入具有地壳基底的中部拉萨地块后,岩石则明显增加了地壳富集组分,很好显示了基底成分对岩浆作用的控制。拉萨地块南部大约47Ma 开始出现的富集组分,很可能是中部拉萨地块富集的古老地壳基底物质参与和控制的结果,而与印度大陆地壳物质的俯冲无关。茶苍卡辉长岩可能来源于受到早期俯冲来源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而茶苍卡角闪二长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但是有幔源物质参与。茶苍卡辉长岩不同于典型岛弧玄武岩,而与板内玄武岩或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玄武质岩石类似,其成因很可能与大约52Ma 的特提斯洋壳板片断离和岩浆大爆发有关。
皖东滁州盆地晚中生代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马芳
、
薛怀民
滁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但与其他在早中生代坳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继承式”火山岩盆地不同,它直接叠置在大别山造山带之上,盆地基底岩石的时代较老,属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盆地内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中酸性偏碱性的粗安质和粗面英安质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上明显不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数盆地中火山岩所表现出的橄榄玄粗岩系列的特点(如宁芜盆地、庐枞盆地、溧水盆地、怀宁盆地)。应用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滁州盆地黄石坝组粗安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 Ma。该年龄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盆地中火山岩-潜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类似,表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火山活动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滁州盆地内的火山岩具有比长江中下游其他盆地中火山岩低得多的εNd(t)值,而类似于大别山造山带内晚中生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指示其成因可能主要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
苏鲁仰口超高压岩石SHRIMP 锆石U-Pb定年与部分熔融时限
[
查看
]
曾令森
、
高利娥
、
于俊杰
、
胡古月
在大型碰撞造山带中,在陆壳物质深俯冲或快速折返早期,在超高压-高压条件下,易熔组分可能发生水致或脱水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熔体。在超高压-高压条件下,苏鲁超高压岩石发生过部分熔融作用,形成长英质多晶体包裹体和不同尺度的花岗质岩石,导致可观的地球化学效应。为确定苏鲁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的时限,对山东仰口超高压副片麻岩和其中平行片麻理的同构造钾质花岗岩脉进行了SHRIMP 锆石U/Pb 地质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内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副片麻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核-幔-边结构。核部锆石为碎屑锆石,206Pb /238U 年龄大于282Ma,可能反映了副片麻岩的原岩包含不同成因的物质;幔部和边部的Th/U 比都小于0.1,分别给出233±3Ma 和214±4Ma 的206Pb/238U 年龄,分别对应于超高压变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同构造花岗岩脉是富钾过铝质花岗岩( A/CNK = 12) ,锆石也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锆石年龄与副片麻岩的核部锆石年龄相当,反映了该花岗岩脉的源区可能是变沉积岩; 除幔部锆石的一个点具有206Pb/238U 年龄为234.6±3.9Ma 之外,其它幔部锆石位于谐和线附近,给出206Pb/238U 年龄为220.8±2.9Ma,该年龄代表着该花岗岩脉的形成年龄。上述数据表明,在仰口地区,超高压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早于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
«
1
2
...
59
60
61
62
(current)
63
64
65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