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柴北缘绿梁山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岩石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证据
[
查看
]
张建新
、
孟繁聪
、
于胜尧
、
戚学祥
高压基性麻粒岩出露在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绿梁山地区,它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在石榴蓝晶(夕线)黑云片麻岩中。岩石学和矿物学数据显示高压基性麻粒岩经历了多阶段变质历史,早期可能经历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p > 15 kbar),以石榴子石中保留的少量绿辉石为特征;高压麻粒岩组合(( Crt-Cpx-Pl- Qtz±Amp±Rt-Ilrn)为退变质作用产物,其形成的变质条件为p = 9.6- 13.5 kbar, T = 730- 870 0C 0晚期的变质反应以围烧石榴子石和后成合晶生成斜方辉石的为特征,形成的P-T条件为6.2- 8.5 kbar和720- 860 0C 0高压基性麻粒岩中的锆石SH RIM P测定共获得两组年龄,分别为(448±3} Ma和(421±5) Ma。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和矿物包体研究,前者代表高压麻粒岩阶段的变质年龄,后者代表晚期与斜方辉石形成有关的中低压麻粒岩阶段的变质年龄。这些年龄结果显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持续了大约27 Ma,这可能与早古生代祁连地块与柒达木地块碰撞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加厚和后来的热松驰有关。
藏北羌塘菊花山那底岗日组火山岩锆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
查看
]
翟庆国
、
李才
那底岗日组主要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火砂砾岩的岩石组合,主要分布在藏北羌塘中部地区,龙术铮双湖缝合带的北侧。对那底岗日组底部安山岩进行锆石SHRIMP测年,时代为219±4Ma,确定那底岗日组火山岩旱期喷发时间为晚三叠世而不是旱侏罗世,与龙术铮双湖一线的低温高几变质带的时代基本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可能形成十板块消减的火山弧构造环境,为龙术铮双湖缝合带晚三叠世向北俯冲消减的产物。
藏北羌塘地块中部蓝片岩中捕获锆石SHRIMP U一Pb定年及其意义
[
查看
]
邓希光
、
张进江
、
张玉泉
、
刘敦一
羌塘中部2个蓝片岩样品中拾石的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属于残留锆石,不是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生锆石,这些年龄代表源区原岩的年龄或原岩捕获锆石的年龄,是不同构造一热事件的响应。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获得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2533 Ma,说明这颗锆石来自新太古代,虽然不一定源自本地,但至少暗示羌塘地区新太古代曾经可能发生过构造一热事件。
北秦岭小王涧枕状熔岩中淡色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SHRIMP 年龄及地质意义
[
查看
]
闫全人
、
陈隽璐
、
王宗起
、
闫臻
、
王涛
、
李秋根
、
张宗清
、
姜春发
小王涧丹凤群海相枕状熔岩中发育一系列小型淡色侵入岩, 呈囊状、小型岩墙状或不规则状侵入枕状熔岩中. 根据岩相学特征分析, 这些已蚀变的淡色侵入岩原岩为闪长质岩石. 枕状熔岩SiO2 含量为47.35%~51.20%, TiO2 含量为0.97%~1.72%, Mg#=41~49。稀土总量相对较低, 轻重稀土无明显分异, 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形式呈平坦型或略左倾, 近似于N-MORB 的稀土分配形式. N-MORB 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蜘形图上, 枕状熔岩的高场强元素(HFSE, 如Ta, Nb, Zr,Hf, Ti 等)的特征与N-MORB 的相类似. 枕状熔岩中的淡色侵入岩的SiO2 含量为53.85%~67.20%,相当于安山岩- 英安岩质成分. TiO2 含量较低, 为0.51%~1.10%, Mg#=40~51, 具有高Al2O3(13.32%~16.62%), Na2O/K2O(2~7), 高Sr(342~539μg/g) 和Sr/Y 比值(17~28), 低HREE(Yb=1.70~1.99 μg/g, Y=17.61~20.67 μg/g). 轻重稀土强烈分异, 稀土配分形式为右倾型(La/YbN=12.26~19.41, 多大于18). 高场强元素(如Ta, Nb, Hf, Ti)显著亏损, Y 和Yb 略显亏损,显示了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 εNd(t)=+7.45~+13.14, 多介于+8.41~+9.23 范围内, 与MORB的εNd值(εNd=+8.8~+9.7)非常一致, 说明其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 淡色侵入岩的SHRIMP年龄为(442±7) Ma, 代表了一次板块俯冲事件的年代。
北秦岭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约束、SHRIMP年代及其意义
[
查看
]
闫全人
、
王宗起
、
陈隽璐
、
闫臻
、
王涛
、
李秋根
、
姜春发
、
张宗清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北秦岭斜峪关群基性熔岩的LREE轻度富集,(La/Yb)N=1.31~3.27,中一酸性熔岩的LREE显一著富集,(La/Yb)N,= 4.22~26.54。草滩沟群基性火山岩LREE中度富集,(La/Yb)N=2.50~2.97,中一酸性熔岩的LREE显著富集,(La/Yb)N=4.57~10.15。低Eu 值(0.62~1.14)暗示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火山岩初始玄武质岩浆的分离结晶程度很低、初始岩浆中斜长石分异作用很弱,人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而相对N-MORB较低的高场强元素十度,特别是明显的Ta.Nb低谷,展T了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火山岩的初始Sr比值为0.703438- 0.708329,初始N <1比值为0.511948- 0.512327,多集中于0.512003- 0.512327间,Nd均为正值(+5.42~ +12.81),表明二群火山岩主要来自地富集地幔源区。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火山岩的岩浆源区为混染的富集地幔源区,是俯冲板片熔融和地壳混染的产物,形成十岛弧构造环境。SHRIMP锆石U-Pbl,测年表明斜峪关群基性熔岩形成时代为旱奥陶世( 472±11Ma),其中的古老捕晶锆石(1294±34 Ma)表明斜峪关群火山岩的岩浆源区存在元古宙地壳混染。
北祁连西段熬油沟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 Pb年龄及地质意义
[
查看
]
相振群
、
陆松年
、
李怀坤
、
李惠民
、
宋!彪
、
郑健康
从北祁连熬油沟辉长岩中选出的锆石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单一。SHRIMP测年共测定8个点, 每个点的Th/U值都非常高, 大都在0.8以上。8个点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加权平均值为503.7Ma±6.4Ma, 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同一地点采集的辉绿岩墙样品的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有较大的差异。结合研究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 ①熬油沟地区的辉长辉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 并不是中元古代早期。②辉长岩中的锆石成因单一, 其测试年龄结果的地质意义明确; 而同源岩浆侵入体的辉绿岩往往容易从围岩中捕获大量锆石, 使得锆石成因复杂, 年龄测试结果复杂。因此, 与辉绿岩相比, 辉长岩锆石SHRIMP U- Pb年代学研究可以获得更为可靠的、地质意义明确的年龄信息。
北祁连山西段北大河岩群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
查看
]
李怀坤
、
陆松年
、
相振群
、
周红英
、
李惠民
、
刘敦一
、
宋彪
、
郑健康
、
顾瑛
自云母石英片岩中碎屑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及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北人河岩群变质沉积岩的蚀源区存在1400~3035 Ma构造热事件,除了年龄为约2457 Ma的变质事件外,主要表现为岩浆事件,其中以1800 Ma左右的岩浆事件最为强烈,1400~1700 Ma 事件次之,中一新太占代的岩浆事件也比较明显;北人河岩群可能遭受过863 Ma 左右的变质作用影响,其沉积岩的沉积作用发生于1400 Ma(最小的碎屑锆石年龄)至863Ma(变质年龄)之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占元占代;根据4ff}o的碎屑锆石为1800 Ma左右这一事实,最起码可以肯定北人河岩群的沉积年龄新于1800 Ma 北人河岩群的蚀源区存在中一新太占代的占老陆壳。同时,北人河岩群碎屑锆石年龄资料也为朱龙关群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有力的制约:朱龙关群蛇绿岩很可能形成十旱占生代,而非中元占代早期。
北大别两期混合岩化作用: SHRIMP锆石U-Pb 年龄证据
[
查看
]
吴元保
、
唐俊
、
张少兵
、
赵子福
对北大别漫水河和凤凰关2 个地区混合岩中的锆石进行了CL 显微结构分析和SHRIMP 法U-Pb 定年. 漫水河混合岩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 核部锆石具有扇形分带或弱分带特征, 低的Th/U比值(0.01~0.17), 为变质流体中生长锆石, U-Pb 年龄为(137±2) Ma; 边部锆石具有显示面状分带或云雾状分带特征, 高的Th/U 比值(0.35~0.69), 为变质熔体中生长锆石, U-Pb 年龄为(124±2) Ma. 凤凰关混合岩中的锆石同样具有核边结构, 核部锆石具有弱的岩浆环带或无分带特征, Th/U 比值较高(0.21~3.03),年龄为(768±12) Ma, 为经历不同程度重结晶作用的原岩岩浆锆石; 边部锆石则没有明显的分带特征,Th/U 比值很低(0.01~0.09), 为变质流体中生长锆石, U-Pb 年龄为(137±4) Ma. 这些结果表明, 大别山存在两期混合岩化变质事件, 早期(137±2) Ma 事件以变质脱水为主, 而晚期(124±2) Ma 事件出现部分熔融. 部分混合岩的原岩为新元古代中期, 与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火成岩原岩年龄一致. 因此, 大别碰撞造山带山构造从挤压到伸展构造体制转换的最小时间为(137±2) Ma, 北大别混合岩化与同时期花岗岩和麻粒岩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 它们都是俯冲加厚的扬子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巴颜喀拉山东段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 其地球化学特征
[
查看
]
沙淑清
、
王宗秀
、
郭通珍
、
肖伟峰
、
杨欣德
巴颜喀拉山东段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并被侏罗系年宝组不整合覆盖,其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8~197 Ma。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岩石具似斑状结构或斑状结构,富铝高钾,富黑云母,含石榴子石和电气石等富铝矿物及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的发育为特征,铝饱和指数A /CNK = 1.00- 1.22,属巴尔巴林划分的CPC型花岗岩类。形成十巴颜喀拉山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
鞍山地区铁架山花岗岩及表壳岩的锆石SHRIMP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
查看
]
万渝生
、
刘敦一
、
殷小艳
、
SAWilde
、
谢烈文
、
杨岳衡
、
周红英
、
伍家善
辽宁鞍山中太古代铁架山花岗岩石华北克拉通时代最古老、分布范围最大的富钾质花岗岩。具相对高钾(4.77~5.75%)低钠(3.16~3.52%)、强烈负铕负钡异常(Eu/Eu*=0.4~0.51,Ba/Ba*=0.15~0.26)的组成特征,且高TDM(Nd)(3.42~3.38Ga),低&Nd(t)(-3.61~-2.51).花岗岩样品A9837和A0433岩浆锆石年龄分别为2992±10Ma和 2983±10Ma.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可把铁架山花岗岩主体形成时代限制在2.96~2.99Ga之间。另一花岗岩样品A9825岩浆锆石年龄为2914±4Ma,可能代表了铁架山花岗岩主体形成后局部深熔作用的时代。首次在铁架山花岗岩中获得残余锆石年龄,其最大达3759Ma。2个花岗岩样品(A9837,A9825)岩浆锆石的。
«
1
2
...
56
57
58
59
(current)
60
61
62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