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赣南天门山一红桃岭钨锡矿田成岩成矿时代精细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丰成友
、
许建祥
、
曾载
、
张德全
、
屈文妒
、
佘宏全
、
李进文
、
李大新
、
杜安护
、
董英君
素有,"世界钨都”美誊的赣南产有密集的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密切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然而,日前对钨锡成矿和花岗岩成岩年龄还缺乏很好的约束。本文以天门山一红桃岭钨锡矿田为对象,在详细的矿田地质调查和典型矿床解剖基础之上,采用高精度测年技术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分别获得天门山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和红桃岭黑云母花岗岩体成岩年龄分别为151.8±2.9 Ma(n= 14,MSWD= 1.3}和151.4±3.1 Main= 11, MSWD= 0.34};利用辉钥矿Re-Os等时线法,分别获得牛岭内带石英脉型和樟斗外带石英脉型钨矿成矿年龄分别为154.9±4.1~154.6±9.7Ma和149.1±7.1Ma(n= 6, MSWD= 1.3)。可见,本区钨矿床成矿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成岩年龄限定在晚侏罗世,对应十区域华南中生代第二次人规模成矿作用钨成矿与花岗岩成岩基本不存在时差。
福建省上杭地区才溪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赵希林
、
毛建仁
、
陈荣
、
曾庆涛
、
于胜尧
、
许乃政
、
叶海敏
东秦岭宝丰盆地大营组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
查看
]
谢桂青
、
毛景文
、
李瑞玲
、
叶会寿
、
张毅星
、
万渝生
、
李厚民
、
高建京
、
郑熔芬
宝丰盆地是东秦岭北部的重要火山岩盆地,主要发育早白圣世大营组火山岩,熔岩主体为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为钾玄质火山岩,具有较高Na2O + K2O ( 8. 04%.-9.37% )、富集大离子亲石和轻稀土而亏损高场强元素特征,同位素(87Sr/86Sr)。和(143Nd/144Nd)、分别为0.7067~0.7079和0. 5117~0.5118。本文在总结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大营组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进行了精确测年,结果表明: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中锆石粒度较细且较少,阴极发光图像未显示明显环带结构,2个点SHRIMP谐和年龄为148.5~132.4Ma,可能代表残留格石年龄。粗面安山岩中存在大童的格石,大多数格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明显的环带结构,暗示它们为岩装成因的锆石,14个点SHRIMP谐和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7±2Ma ( MSWD =1.3 )。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表明:东秦岭宝丰盆地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全世(117±2Ma),与A型东沟花岗斑岩和太山庙花岗岩基、新发现的东沟和汤家坪斑岩相矿的形成时代相当。秦岭造山带及郁区陆内造山深部过程存在俯冲组分,造山结束于早白圣世晚期,岩石圈伸展有助于下地壳拆沉作用。这些认识将为理解秦岭一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滇中昆阳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 年龄:华南格林威尔期造山的证据
[
查看
]
张传恒
、
高林志
、
武振杰
、
史晓颖
、
阎全人
、
李大建
滇中地区出露的昆阳群是一套与华南格林维尔期造山密切相关的沉积岩系. 隶属黑山头组的富 良棚段上部发育厚近百米的安山质熔结凝灰岩、层凝灰岩, 是昆阳群最早出现的中性火山岩系, 与昆阳群沉积由陆源碎屑岩转化为碳酸盐岩, 以及震积岩开始大量发育同步. 在这套凝灰岩下部、顶部分别采获样品G3-29-2, G3-29-3, 选出百余粒锆石. 样品G3-29-2 获得的锆石Th/U 大于0.65, 并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 表明为岩浆成因的锆石. 该样品获得的SHRIMP U-Pb 加权平均年龄为(1032±9) Ma. 样品G3-29-3 获得多种类型的锆石. 其中, 最老的继承性单颗粒碎屑锆石谐和年龄为(1938±26) Ma, 显示滇中地区存在早前寒武纪基底. 基于以上定年数据, 结合康滇地区火山岩发育特征, 进一步论证了康滇南部格林维尔期造山存在的可能性.
滇西鹤庆地区六合透辉石正长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意义
[
查看
]
夏斌
、
耿庆荣
、
张玉泉
鹤庆县六合透辉石正长斑岩中的锆石有2种成因类型:一是岩装拾石,二是具有老核新壳的岩菜复合拾石。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法,浏定了岩莱拾石和岩策复合拾石的新壳2部分,其年龄为37.8 Ma±1.1 Ma,属于喜马拉稚早期,相当于早渐新世。结合前人的资料,对斑岩的属性、源区及岩浆复合拾石的老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兴安岭韩家园子和新林地区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锆石 SHRIMP U-Pb 年龄
[
查看
]
苗来成
、
刘敦一
、
张福勤
、
范蔚茗
、
石玉若
、
颉颃强
大兴安岭北部的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古元古代变质岩, 代表兴安和额 尔古纳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 但这种认识缺乏可信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古生物资料的支持. 采用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Ⅱ)对黑龙江新林-韩家园子地区出露的兴华渡口群中变质火成岩和变质碎屑岩和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的扎兰屯群变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 定年研究. 结果表明: 兴华渡口群中的变火成岩类形成于(506±10)~(547±46) Ma, 属早寒武世-中寒武世, 变碎屑岩中碎屑锆石年龄谱中出现大量的1.0~1.2, 1.6~1.8 和2.5~2.6 Ga 的年龄, 说明其成岩时代至少<1.0 Ga; 扎兰屯群绿泥片岩(变基性火山岩类)形成年龄为(506±3) Ma. 这些资料说明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均形成于寒武纪或晚元古代, 而不是先前认识的古元古代. 变火成岩中古老继承或捕获锆石和变碎屑岩中大量前寒武纪碎屑锆石的存在, 暗示这些岩石可能形成于古大陆边缘. 结合岩性及其组合特征, 认为兴华渡口群及扎兰屯群代表寒武纪或晚元古界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沉积建造, 但具体的陆缘类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川西新元古代花岗质杂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
查看
]
郭春丽
、
王登红
、
陈毓川
、
赵支刚
、
王彦斌
、
付小方
、
傅德明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其成因时于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装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慢柱和岛弧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时川西康淇裂谷中四川西昌一带出露的摩华营花岗岩体和性质相似的周边花岗质小岩体,以及岩体中出寡的基性岩琦进行了SHRIMP格石U-Pb年龄、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这些酸性、基性岩体形成于842 - 790Ma,基本为同时代的俊入岩;花岗岩基中普遍发育中性包体,为岩装混合作用的表现;花岗岩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基性老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慢。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华南位于澳大利亚和Laurenti。大陆之间的Rodinia超大陆重建模式。
柴达木盆地北缘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SHRIMP年龄
[
查看
]
卢欣祥
、
孙延贵
、
张雪亭
、
肖庆辉
、
王晓霞
、
尉向东
、
谷德敏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套侵位十柴达术北缘加里东构造带中,而积达350 km2,是我国最人的环斑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440±14Ma,属加里东期,晚十柴北缘UP-UPF榴辉岩、岛弧火山岩及俯冲型花岗岩的时代约30-50Ma左右,形成十造山运动山挤几造山向后碰撞拉张体制的转折构造环境,代表了加里东运动的终结。榴辉岩一岛弧型火山岩一俯冲花岗岩一环斑花岗岩共同构成了柴北缘构造岩浆演化的完整旋回。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和时代的准确确定对认识柴北缘加里东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阐明柴达术北缘加里东运动的构造演化和结束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约束。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
查看
]
吴才来
、
郜源红
、
吴锁平
、
陈其龙
、
JosephL.WOODEN
、
FrankK.MAZADAB
、
ChrisMATTINSON
大柴旦地区是柴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超高压岩石相伴的花岗岩十分发育。这些花岗岩具有两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I类以Na2O/K2O比值小于1、明显的负Eu异常和低Sr、高Y为特征,具有S-型花岗岩的属性,TT类以Na2O/K2O比值大于1、弱负Eu异常到正Eu异常和高Sr、低Y为特征,具有I-型花岗岩的属性,反映了它们的源岩及成因上的差异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大柴旦地区花岗岩的年龄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年龄为446.3±3.9Ma,第二组年龄分分别为408.6±4.4Ma,403.3±3.5Ma,401.8±3Ma,第三组年龄分别为374.5±1. 6Ma,372±2.1Ma。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一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柴达木陆块与中南祁连板块碰撞的时代,第二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三组年龄可能反映了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上不同块体之间的伸展、滑塌的时代。
柴达木盆地北缘达肯大坂片麻岩锆石离子探针U-Pb同位素测年
[
查看
]
吴珍汉
、
胡道功
、
宋彪
、
叶培盛
、
周春景
柴达术盆地北缘达肯人坂地区人而积出露角闪岩相一麻粒岩相变质岩,呈北西向构造岩片形式产出,局部发生过显一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对达A人坂西北侧片麻岩的锆石进行阴极发光(CL)、背散射电子成像(BSE)和离子探针U-Pb同位素测年,测出锆石206Pb /238U年龄为(417.7±9.9)~(459±10.0) Ma,平均年龄为(439.6±6.1) Ma;锆石呈自形一半自形柱状,环带清晰,Th/U值变化范围为0.45~0.74,指T原岩为中酸性侵入岩。说明达肯人坂西北出露加里东期正片麻岩,原岩为~440 Ma侵位的中酸性侵入岩,其岩浆侵位及变质变形可能与旱占生代人陆深俯冲存在动力学成因联系。
«
1
2
...
55
56
57
58
(current)
59
60
61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