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三个锆石U-Pb SHRIMP年龄对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容矿火成岩时代的重新厘定
[
查看
]
曲晓明
、
辛洪波
、
徐文艺
位于冈底斯造山带中西段的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产于日喀则弧前盆地北缘的旦狮庭组火山岩中。文章通过对雄村矿床矿体外围英安斑岩、矿带内花岗闪长斑岩脉和矿体深部花岗闪长斑岩3个样品的锆石U-Pb SHRIMP年龄测定,获得成岩年龄分别为(195±4.6)Ma (MSWD=1.48)、(179±5)Ma(MSWD=2.6)和(175±5)Ma(MSWD=3.2),表明这套火山岩是形成于早侏罗世而不是此前一致公认的晚白垩世。在已知成矿时代为始新世(38.11 Ma)的情况下,这些早侏罗世容矿火山岩时代的确定自然就排除了该矿床属斑岩型或海底喷流沉积型成因的可能性。另外,矿床受NW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缺少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蚀变矿化组合,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与大气水混合特征,矿石硫化物与容矿火山岩具有一致的S、Pb同位素组成。这些成矿特征与胶东焦家式金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该矿床很可能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铜金矿床。
青海东昆南构造带苦海辉长岩和德尔尼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 年龄及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对“祁-柴-昆”晚新元古代—早奥陶世多岛洋南界的制约
[
查看
]
李王晔
、
李曙光
、
郭安林
、
孙延贵
、
张国伟
东昆南构造带苦海-阿尼玛卿地区出露的中-基性岩浆岩的时代存在争议. 报道了苦海辉长岩和德尔尼闪长岩中岩浆锆石的SHRIMP U-Pb 年龄分别为(555±9) Ma和(493±6) Ma.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苦海辉长岩和德尔尼闪长岩分别具有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和岛弧玄武岩(IAB)的痕量元素特征.据此, 苦海辉长岩的发育时代(555±9) Ma 及具有的OIB 特征与北祁连的玉石沟洋壳成因蛇绿岩相似; 德尔尼闪长岩的发育时代(493±6) Ma 及具有的IAB 特征与柴北缘的岛弧火山岩相似.苦海-阿尼玛卿地区存在晚新元古代—早奥陶世的中-基性岩浆岩, 表明这一时期“祁-柴-昆”多岛洋的南界可达到东昆南构造带. 早古生代时, 东昆南构造带与秦岭造山带的勉略构造带不能对比.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的年代学证据—来自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与流纹岩Ar-Ar和SHRIMP年龄制约
[
查看
]
李才
、
翟庆国
、
陈文
、
董永胜
、
于介江
青藏高原龙木错一双湖板块缝合带从碰撞缝合何时转为羌塘盆地的沉积基底并接受沉积,一直受到地学界密切关注。羌塘中部的果干加年山主眷首次发现未变质的沉积岩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蛇绿混杂岩岩之上,上覆地层底部流纹岩夹层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4 14Ma,为沉积盖层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不整合面之下强烈变形的阳起片岩(变质玄武岩)中阳起石Ar-Ar年龄为219. 7土6. SMa,与羌塘中部龙木错一双湖高压变质带获得的榴辉岩多硅白云母、蓝闪石等Ar- Ar变质年龄一致Ar-Ar和SHRIMP定年结果表明该角度不整合的时限为220~214Ma之间。角度不整合上下岩石的定年研究,为龙木错一双湖缝合带的闭合提供了确切的时间约束:羌塘地区冈瓦纳与欧亚(扬子)板块在214Ma以前实现了闭合,古特提斯消亡,进入陆表海演化阶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锆石中的包裹体
[
查看
]
徐向珍
、
杨经绥
、
李天福
、
陈松永
、
任玉峰
、
李兆丽
、
石玉若
拉萨地块榴辉岩样品中的锆石SHRIMP U- Pb年龄值为( 242.4±15.2) ~(291.9±12.8)Ma, 平均261.7Ma±5.3Ma。所有锆石均含有大量的包裹体, 主要分布在锆石核部。最常见的矿物包裹体是石榴子石, 其次为石英、磷灰石、金红石和绿辉石, 可见角闪石、榍石、多硅白云母和钠长石。包裹体具3种组合: 榴辉岩(Grt+Omp+Rt+Phe) 、角闪岩相(Amp+Spn+Ab) 和不确定相(Qtz+Ap) 。锆石中的矿物包裹体与岩石中对应矿物的成分相同。包裹体集中在锆石核部和榴辉岩相矿物的大量出现表明锆石生长发生于变质峰期或峰期之后不久。锆石的Th/U比值均很低, 具变质成因锆石的典型特征。区域地质资料对比表明, 榴辉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早期, 是古特提斯洋盆裂解的产物。
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 来自锆石SHRIMP 及LA-ICP-MS 测年的证据
[
查看
]
张传林
、
陆松年
、
于海锋
、
叶海敏
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由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喀喇昆仑-甜水海地体等3 个主要的构造单元组成. 报道了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内副变质岩、部分岩浆岩锆石SHRIMP 及LA-ICP-MS U-Pb 测年结果, 并结合野外调查,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在北昆仑地体出露的前寒武纪副变质岩, 沉积的时代为中元古代中晚期, 在0.9~1.0 Ga 和约0.8 Ga 发生变质; (2) 北昆仑地体是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增生到塔里木南缘的造山带, 两期变质作用是塔里木地块在Rodinia 汇聚及裂解过程中的构造响应; (3) 在南昆仑地体的西段, 原认为属于古元古代的布伦阔勒群, 实质是由北部中生代角闪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及南部的由南向北逆冲推覆到这套火山-沉积岩系之上的角闪岩相副变质岩(孔兹岩)组成. 获得南部的孔兹岩系继承性碎屑锆石的年 龄为600~2200 Ma 之间, 表明其沉积年龄大约在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早期, 并在加里东期和海西-印支期发生变质; (4) 在康西瓦, 获得侵入于孔兹岩眼球状英云闪长岩岩浆结晶年龄为505Ma, 变质年龄为240 Ma. 结合前人对该区孔兹岩锆石U-Pb 定年资料, 表明南昆仑地体是加里东期增生到北昆仑地体南缘的造山带, 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岩浆弧.
青藏高原北部查保马组火山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特点及其成因意义
[
查看
]
魏启荣
、
李德威
、
王国灿
、
郑建平
查保马组火山岩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可可西里东部,为一钾质C型埃达克岩 ,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N1)时期,锆石SHRIMP U-Pb谐和年龄为13.2±0.6~18.3±1.1Ma。火山岩具有Si02为59.48%~64.63 %,富碱(Na2O +K2O= 7.52%~8.30% ),高K2O(4.21%~4.62% ),高MgO(0.76%~2.48%)和高Mg#值(0. 26~0. 51),以及钾玄岩系列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总量非常高(艺REE = 482. 26×10-6~592. 11×10 -6) ,轻稀土强烈富集(LREE = 466. 47×10-6~571. 69×10-6 ) ,重稀土显著亏损( HREE=14.00×10-6~20.43×10-6 ) , Y含量(13.29×10-6~19. 87×10-6,平均16. 27×10 -6)和Yb含量(1.11×10-6~1. 66×10 -6,平均1.37×10-6)普遍偏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料型,( La/Yb ) n值为61.02-91.67,负铕异常不明显(Eu/Eu*=0.74~0.86)0,Sr含量及Sr/Y比值高,分别为949×10 -6~1497×10 -6和54~108,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强烈地表现出Nb,Ta,P,Ti,Y的负异常。查保马组(N,c)钾质C型埃达克岩是青藏高原北部在中新世时期因大陆地壳巨童增厚(75 - 80km)引起榴辉岩相的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岩浆产物。
青藏北部贡帽日玛正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
查看
]
魏启荣
、
李德威
、
王国灿
、
郑建平
贡帽日玛新生代正长斑岩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东部,形成于古近纪渐新世时期(E3),锆石的SHRIMP U-Pb谐和年龄为26.51 Ma±0.79 Ma。正长斑岩的w(SiO2)为58.62%~61.86%,具富碱(ALK= 7.71%~10.09%),高w (K2O)(5.72%~7.75 %) ,高K2O/Na2O比值(2.1~5.3) ,高L(Mg2O)(3.09%~4.61 %)和高Mg#值(0.59~0.69),以及钾玄岩系列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总量高艺REE= 262.88×10-6~371.65×10-6),轻稀土强烈富集(LREE= 247.76×10-6~352.92×10-6,,重稀土明显亏损(HREE= 15.12×10-6~18.68×10-6), Y(17.43×10-6~21.53×10-6,平均18.71×10-6)和Yb( 1.30×10-6~1.67×10-6,平均 1.52×10-6)质量分数普遏偏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斜型,(La/Yb)n值为24. 49~33. 85,负销异常不明显(Eu/ Eu*= 0.87~0.92)。微量元素S:质量分数及Sr/ Y比值高,分别为675×10-6~1 949×10-6和38.7~390.52,在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正长斑岩强烈地表现出Nb, Ta, P, Ti, Y的负异常。贡帽日玛新生代正长斑岩属一高Mg高K的C型埃达克质岩,其源区物质组成相当于榴辉岩相的下地壳,形成于青藏高原隆升和板内地壳加厚背景之下,是青藏高原北部在古近纪渐新世时期(E3)因大陆地壳加厚引起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产物。
秦岭勉略构造混杂带康县—勉县段蛇绿岩块—铁镁质岩块的SHRIMP年代及其意义
[
查看
]
闰全人
、
王宗起
、
闰臻
、
向忠金
、
陈隽璐
、
王涛
本文对秦岭勉略(勉县一略阳)构造混杂带康县一勉县段的铁镁质岩块或蛇绿岩块进行了系统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表明,勉略构造混杂带康县一勉县段铁镁质岩块的形成时代为841±16~812±11Ma,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和辉绿岩块的形成时代为827±14~808±10Ma。从西向东,勉略构造混杂带不同地段蛇绿岩块或铁镁质岩块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同,表明勉略混杂岩带中的蛇绿岩块所代表的是新元占代占洋壳残片。中部三岔子斜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 923 Ma±13)大于其他铁镁质岩块和蛇绿岩。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锆石SHRIMP U-Pb 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董国安
、
杨怀仁
、
杨宏仪
、
刘敦一
、
张建新
、
万渝生
、
曾建元
为了解祁连地块起源与演化, 利用SHRIMP U-Pb 定年法获得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2 个片岩、2个花岗片麻岩和1 个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的锆石年代资料. 2 个片岩单颗粒碎屑锆石共有61 个具地质意义的年龄资料, 其锆石年龄分布于0.88~3.09 Ga 之间, 主要介于1.0~1.8 Ga, 约占70%, 峰值在1.6~1.8Ga, 部分在2.0~2.5 Ga 之间, 约占20%, 其余零星分布在太古代及新元古代. 2 个花岗片麻岩锆石年代为(930±8)和(918±14) Ma, 1 个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锆石年代为(790±12) Ma, 分别代表两次岩浆活动的年代, 可与扬子地块新元古代晋宁运动早晚两期的岩浆活动对比.本研究工作和前人的资料共同表明,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碎屑锆石年代广泛分布在元古代, 明显与华北地块在新、中元古代时为一稳定地台有所不同, 而与扬子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年龄频谱相似. 再加上钕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地层学及古生物生态的证据, 推论祁连地块并非由华北地块裂解出来再拼贴回去, 而是与扬子地块有较强的亲缘性, 在新元古代时同属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大约在震旦纪末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 形成当时原特提斯大洋中的陆块, 并于早古生代时随古祁连洋的闭合, 与阿拉善地块聚合形成北祁连褶皱带. 因此, 认为古祁连洋其实就是原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北祁连蛇绿岩属原特提斯蛇绿岩. 此外,早古生代时祁连地块发生明显的大陆再活化作用, 此作用与柴北缘大陆板块的深俯冲作用有关.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锆石SHRIMP U- Pb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查看
]
石玉若
、
刘敦一
、
张旗
、
简平
、
张福勤
、
苗来成
、
张履桥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A型花岗岩位于索伦山- 贺根山构造带内。高精度锆石SHRIMP U- 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22Ma±4Ma。其成因可能与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
1
2
...
52
53
54
55
(current)
56
57
58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