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吉林色洛河晚二叠世高镁安山岩SHRIMP锆石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查看
]
李承东
、
张福勤
、
苗来成
、
领航强
、
许雅雯
吉林色洛河地区发育高镁安山岩类,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晚二叠世(252土SMa)。色洛河高镁安山岩类(Si02 59.08%~65.67%)具有富Mg0(3.68%~5.30%),高Mg#值(0.62~0.68,平均0.66 ),高Cr ( 203.17×10~-6~379.70×10-6,平均258. 79×10-6 ) , Ni ( 98.13×10-6~249.35×10-6,平均137.00 ×10-6)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Cs,K,Pb,Rb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Ti,Nb,P);富集LREE ( Ce 39.14× 10-6~ 48.74×10-6 ),强烈亏损HREE( Yb 0.95×10-6~1.27×10-6 , Y 10.80×10-6~13.13×10-6 , (La/Yb)N 13. 27~16.66 );但它们含有较低的Sr(158. 62×10-6~369.77×10-6,平均258.52×10-6 )。它们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特征。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可能与消减沉积物流体交代形成富集地慢的部分熔融有关,其后又经历了分异和混染作用。这揭示它们形成于活动陆缘的构造背景,表明晚古生代末期古亚洲洋板块仍在消减,华北地块和佳木斯一兴凯地块(中亚造山带)最终的拼合时间可能在二叠纪之后。
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
查看
]
高林志
、
张传恒
、
史晓颖
、
周洪瑞
、
王自强
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是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的主要目标, 其年代地层位置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 许多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首次在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中获得大量岩浆型锆石,利用SHRIMP II技术进行了高精度定年, 测得凝灰岩层锆石206Pb /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68 Ma±12 Ma。进而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该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为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最新的资料, 不仅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 而且对整个华北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地质演化史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形成时代新证据: 巴彦乌拉-贺兰山地区锆石SHRIMP 定年和Hf 同位素组成
[
查看
]
董春艳
、
刘敦一
、
李俊建
、
万渝生
、
周红英
、
李承东
、
杨岳衡
、
谢烈文
对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西段巴彦乌拉-贺兰山地区片麻状花岗岩和贺兰山岩群石榴云母二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 定年和Hf 同位素组成研究. 片麻状花岗岩岩浆锆石年龄为(2323±20)Ma, 两期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1923±28)和(1856±12) Ma. 锆石核、幔和边Hf 同位素组成相近, 19 个数据点TDM1(单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455~2655 Ma. 石榴云母二长片麻岩中大多数残余锆石年龄集中分布, 平均年龄为(1978±17) Ma, 另有少量更老残余锆石(2871~2469 Ma)存在. 变质锆石由于U 含量很高导致强烈铅丢失, 未能获得准确年龄. 锆石Hf 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 TDM1 为1999~3047 Ma.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可得出如下结论: (1) 贺兰山岩群孔兹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 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太古宙; (2) 研究支持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陆块和阴山陆块之间存在一规模巨大的古元古代孔兹岩带的认识; (3) 孔兹岩带内大量存在的古元古代早期地质体可能是孔兹岩系碎屑沉积物物源区之一; (4) 鄂尔多斯地块、阴山地块和东部地块大致在同时发生相互碰撞拼合, 导致华北克拉通最终形成.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地壳演化和最古老的岩石
[
查看
]
刘敦一
、
万渝生
、
伍家善
、
SAWilde
、
董春艳
、
周红英
、
殷小艳
简要总结了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地壳演化的规律、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在最古老的岩石和锆石年代学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华北克拉通构造热事件主要发生在约2.5 Ga, 导致大规模陆壳的形成。仅在鲁西、胶东等少数地区有较大规模的约2.7 Ga的地质体存在。古元古代晚期的陆陆碰撞使华北克拉通最终形成统一的整体。最近对鞍山地区的研究发现大量3.6~3.8Ga的岩石和锆石。在冀东、信阳、焦作及其他地区也有始太古代—古太古代的岩石和锆石存在。华北克拉通可能存在几个不同的古太古代—始太古代陆核。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岩浆记录: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SHRIMP年龄
[
查看
]
钟长汀
、
邓晋福
、
万渝生
、
毛德宝
、
李惠民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沿集宁- 凉城-千里山一带分布着大量S型花岗岩,主要为强过铝花岗岩,少量为偏(亚) 铝质花岗岩。S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的特点是SiO2 含量较低(大部分<74%) Al2O3/TiO2比值低<100),CaO/Na2O比值高(>0.3),Rb/Sr和Rb/Ba比值较低,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复杂,如Eu正异常、Eu负异常和Eu异常不明显均出现,具有中等程度的轻稀土元素富集。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暗示该区K 型花岗岩的源区成分为杂砂岩,形成于主动大陆边缘,且熔融温度较高,来源较深,相当于澳大利亚拉克伦造山带K 型花岗岩,为高温型热造山带产物。通过对该区不同岩体锆石SHRIMP测定,该区S型花岗岩形成年代为1904~1921Ma,该时代代表华北克拉通北缘古元古代一次造山作用的时代。
湖南铜山岭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SHRIMP定年
[
查看
]
魏道芳
、
鲍征宇
、
付建明
铜山岭花岗岩具有贫硅、富铁镁钙、弱到中等铕负异常和K2O/Na2O>1的特点,属高钾钙碱性岩石;花岗岩的ISr值(0.71060~0.71124)和εSr(t)值(77.6~81.0)相对较小,δ18O值(8.62‰~9.67‰)较低;TDM年龄(1226~1536Ma)偏小,εNd(t)值(-7.1~-5.2)相对较高;花岗岩中发育壳幔混合的镁铁质微粒包体。这些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壳幔混合花岗岩的性质。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49±4Ma,属于燕山中期晚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河南鲁山早寒武纪变质岩系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层划分对比
[
查看
]
杨长秀
根据新近取得的1:25万区调新成果,河南鲁山地区早前寒武系原太华群划分为新太古界荡泽河岩组和TTG岩系魏庄片麻岩、榆树庄片麻岩与古元界太华岩群铁山岭岩组、水底沟岩组、雪花沟岩组。新发现铁山岭岩组不整合在新太古代TTG岩系之上。在水底沟岩组石墨矽线片麻岩中获得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2250~2310Ma,在侵入雪花沟岩组的石榴二长花岗岩中获得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2146±Ma,从而确定太华岩群时代为古元古代,并依据新资料与小秦岭、熊耳山、舞阳等地原划太华岩群进行了区域对比。根据太华岩群岩性特征,本文提出太华岩群相当古元古界成铁系。
河南白石坡银矿区花岗斑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李厚民
、
王登红
、
张冠
、
陈毓川
、
王彦斌
、
张长青
、
代军治
河南罗山县涩港镇自石坡银矿床是人别地区重要的银矿床之一,与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本文应用SHRIMP方法对自石坡银矿区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表明花岗斑岩形成于142.0±4.3 Ma,这一年龄与附近花岗岩基及陈棚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反映它们是中生代同一岩浆成岩系统的产物,也记录了与银矿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的时代。该区斑岩型钥矿、浅成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及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具有密切成因联系同属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成矿亚系列。
海南岛变碎屑沉积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
查看
]
许德如
、
马驰
、
、
李鹏春
、
夏斌
、
张玉泉
CL成像制约下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海南岛北西部中新元占代石碌群的源区岩可能主要为同区的占中元占代抱板群和中元占代花岗质岩,推测其沉积上限约%0Ma、下限约1300 Ma;而岛中东部早古生代变沉积岩物源较为复杂,可能与新太占宙一占元占代或更老的洋壳基底、同期的基性火成岩及岛北西部的抱板群和中元古代花岗质岩有关,推测其沉积上限约470 Ma、下限约514 Ma或稍旱。锆石SHRIMP年龄谱及N <1模式年龄,虽揭T海南岛东南部与北西部可能具不同的地壳增长历史,但两者约在1000- 1200 Ma同时经历格林威尔造山事件,并组成Rodinia超人陆一部分。山十晚元占代一咬毛武纪内弧残余在岛中东部可能出现,并于440~509 Ma普遍经历一次变质事件,而岛北西则出现中元古代花岗质岩,因而我们认为Rodinia超人陆聚合前,海南岛北西部最可能是劳伦人陆南缘西延部分,而岛东南部更可能位十澳人利亚人陆东部边缘。研究结果还暗不,中新元古代石碌群可能产十陆邓碰撞有关的前陆盆地,而旱占生代火山涌卒屑沉积岩可能产十洋内弧相关的环境,因而晚前寒武纪以来海南岛人地构造环境具有山被动人陆边缘经裂谷向活动人陆边缘演化的特点。
赣南中生代淘锡坑钨矿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石英脉Rb-Sr年龄测定
[
查看
]
郭春丽
、
王登红
、
陈毓川
、
王彦斌
、
陈郑辉
、
刘善宝
江西省崇义县淘锡坑钨矿区位十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东一北北东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十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英矿脉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穿切新元占代地层。文章选取钻孔揭露的底部新鲜花岗岩样品2件,用SHRIMP方法测定锆石的结晶年龄,结果分别为(158.7±3.9} Ma和(157.6±3.5)Ma;对3件含黑钨矿石英脉样品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154±4)Ma,(157±3)Ma和(161±4) Ma。与前人用Re- 0s法测定的辉钥矿( 154 Ma)比较,发现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与含矿石英脉、钨矿的形成年龄相同,成岩、成矿作用几乎同时完成。综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南岭地区160~150 Ma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分布十南岭中东段,可能与岩石圈人规模伸展的构造动力学背景有关。
«
1
2
...
54
55
56
57
(current)
58
59
60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