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浙西开岭脚和里陈家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汪建国
、
汪隆武
、
陈小友
、
赵旭东
、
姜禹
、
周宗尧
、
余国春
、
俞云文
浙江中生代侵入岩遍布全省,且绝大多数岩体与火山岩共生。 其时代也随火山岩划分为燕山早期与燕山晚期。近年来,随着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的研究表明,浙江晚侏罗世—白垩纪火山沉积岩系时代改为白垩纪;中生代侵入岩同位素年龄为 135~85 Ma,据此,侵入岩也由分燕山早、晚两期改为燕山晚期。 通过对浙江西部与金属矿产有密切关系的开岭脚、 里陈家花岗闪长岩体进行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测年, 其加权平均年龄值分别为 (151±3)Ma(MSWD=0.74),(148±2)Ma(MSWD=1.2),说明浙西存在晚侏罗世侵入岩,该时期也为重要的成矿期。
浙东晚中生代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崔玉荣
、
谢智
、
陈江峰
、
俞云文
、
胡力海
对浙江东部晚中生代分属上下岩系的8个火山-沉积岩地层的玄武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内部结构研究,并用SHRIMP方法测定了U-Pb年龄。结果显示,下岩系玄武岩中多数锆石给出206Pb/238U年龄为(120±1)Ma,Th/U比值为0.65~2.44;上岩系玄武岩中最年轻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103±2)Ma,Th/U范围是0.57~3.03。上下岩系的形成时代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的相应地层年代一致,但也存在有明显差别。在测定过程中发现,下岩系玄武岩中锆石年龄分布相对集中,仅有少量的古老锆石残留,表明在玄武岩形成过程中,只有少量地壳成分混染。上岩系中与玄武岩同时形成的锆石含量较少,多数是捕获锆石,且年龄分布范围较大,几乎覆盖了华南地块所有岩浆活动时代,这表明在玄武岩形成过程中捕获了陆壳物质,这种陆壳物质很可能是含有不同时期锆石的碎屑沉积岩/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庐(江)-枞(阳)和宁(南京)-芜(湖)盆地内与成矿有关潜火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
[
查看
]
薛怀民
、
董树文
、
马芳
庐-枞和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规模最大的两个,以发育一套别具特色的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潜火山岩,并产有丰富的铁矿、硫铁矿及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为特征,其中又以玢岩型铁矿最著名。两个盆地内主要的成矿作用(玢岩型铁矿)都与第二旋回(分别为庐-枞盆地的砖桥旋回和宁-芜盆地的大王山旋回)的潜火山岩关系密切,其岩性在庐-枞盆地为正长斑岩,而在宁-芜盆地为辉石闪长玢岩。本文应用SHRIMP锆石U-Pb测年方法分别对庐-枞盆地内的巴家滩正长斑岩和焦冲正长斑岩以及宁-芜盆地内的阴山辉石闪长玢岩进行了精确的定年。结果表明,巴家滩正长斑岩和焦冲正长斑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1.0±1.1Ma和131.5±1.6Ma,阴山辉石闪长玢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7.8±1.8Ma。庐-枞和宁-芜盆地(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火山岩-潜火山岩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意味着“突发性的”岩石圈减薄可能是区内岩浆作用和大规模成矿的主要机制。
再论内蒙古阿拉善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时代:来自锆石SHRIMP U-Pb年龄的新证据
[
查看
]
李俊健
、
翟裕生
、
杨永强
、
王彦斌
、
李承东
、
崔来旺
、
周红英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朱拉扎嘎金矿石新近发现的特大型层控改造型金矿床,该矿床以产于中元古界地层中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而引人注目。容矿岩石主要为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曾采用颗粒锆石U-Pb法和40Ar-39Ar法对成矿期花岗斑岩、成矿后期闪长玢岩和含金石英-硫化物矿体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成矿期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304±0.9)Ma,成矿后期闪长玢岩为(258.6±5.7)Ma,金矿体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为(282.3±0.9)Ma。现采用SHRIMP锆石U-Pb法队成矿期花岗斑岩和成矿后期闪长玢岩进行了重新测年,结果表明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为(280±6)Ma,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为(279.7±5.2)Ma,两者的年龄差仅0.3Ma,从而限定了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年龄,非常接近于280Ma(279.7~280Ma)。
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陈珲
、
李峰
、
坚润堂
、
罗思亮
、
姚巍
澜沧老厂矿山继上世纪80年代末在钻孔中揭露到花岗斑岩细脉以来,2007年又在ZK153101、ZK14827中揭露到厚大的斑岩脉及主岩体。为了查明隐伏花岗斑岩体的年代,本文应用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法对老厂花岗斑岩进行了精确的定年,获得的加全平均年龄为44.6±1.1 Ma,代表花岗斑岩的结晶年龄。继承锆石的年龄为529.3±13 Ma,可能反映了岩浆的源岩年龄。年代学研究表明,花岗斑岩形成于始新世,为老厂斑岩型钼矿的成矿母岩。澜沧老厂斑岩钼矿的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新生代陆内碰撞造山的主碰撞阶段,与三江地区新生代斑岩型矿床成矿高峰期吻合。澜沧老厂的成岩成矿表明“三江”地区在澜沧江断裂以西也存在新生代斑岩成矿作用。
云南德钦羊拉大型铜矿区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王彦斌
、
韩娟
、
曾普胜
、
王登红
、
侯可军
、
尹光侯
、
李文昌
云南德钦羊拉大型铜矿隶属我国著名的羊拉-鲁春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 其铜矿产与区内印支期侵入岩有着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云南德钦羊拉大型铜矿区与花岗闪长岩岩体密切共生, 花岗闪长岩由南往北依次出露路农、里农、江边、贝吾岩体, 其中里农花岗闪长岩可见辉绿岩墙侵入。锆石原位U-Pb定年和Lu-H 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4组年龄分别为238~239Ma( 里农和路农岩体), 228Ma(江边岩体), 222Ma(辉绿岩墙), 214Ma( 贝吾岩体)。这些年龄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 对应路农、里农、江边、辉绿岩墙、贝吾花岗闪长岩岩体的形成年龄, 同时显示该岩带由南往北年龄由老到新的侵位序列。显示羊拉大型铜矿区花岗闪长岩体是三叠纪时期的花岗质岩浆多次涌动侵入形成的, 其中伴随辉绿岩墙的侵入, 岩浆活动持续时间约15M a。里农铜矿体辉钼矿成矿( Re-Os)年龄为228~ 230M a, 显然羊拉铜矿床的成矿作用也在该时期完成。羊拉大型铜矿区花岗闪长岩体的全岩εNd (t)值为- 5.0~- 5.5, 中元古代( 1.24~1.39Ga) 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 锆石εHf(t)值为- 4.3~+2.4, 锆石H 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 1.1~1.5Ga), εHf (t)值主要为负值揭示其源区可能主要为陆壳物质, 部分锆石的εHf(t)值为正值, 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 源区同位素的不均一, 是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元古代模式年龄说明其源区主要以扬子克拉通下地壳物质为主。这些新资料为理解滇西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制约。
粤北梅子窝钨矿区隐伏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与40Ar/39Ar成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翟伟
、
孙晓明
、
邬云山
、
孙红英
、
华仁民
、
杨永强
、
李文铅
、
李社宏
梅子窝钨矿位于粤北瑶岭—梅子窝钨矿带的东部,成矿作用同期形成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155.9±0.6)Ma,与华南中生代燕山期大规模W,Sn成矿作用的年龄一致,代表梅子窝钨矿的成矿年龄。矿床下部600 m中段附近出现的隐伏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30.4±3.6)Ma,为加里东期,与成矿作用无关。因此,矿区不存在前人提出的两套叠加的“五层楼”成矿模式。成矿年龄与隐伏花岗闪长岩的年龄显示梅子窝钨矿的形成可能与更深部的隐伏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矿床向深部可能延伸更大。
扬子地台西缘河口群钠长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查看
]
周家云
、
毛景文
、
刘飞燕
、
谭洪旗
、
沈冰
、
朱志敏
、
陈家彪
、
罗丽萍
、
周雄
、
王越
会理拉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铁铜矿区之一,区内前震旦纪河口群是拉拉式铜矿最主要的赋矿岩石。前人利用多种同位素方法对河口群进行过年龄测定,但获得数据差异大,造成河口群在康滇地轴前震旦基底地层划分中存在争议,因而无法约束河口群成岩及变质过程与成矿的关系。通过对河口群钠长岩中的锆石采用高精度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年龄为1680Ma±13Ma,因而,将河口群归为早元古代晚期。此外,岩石有一致高的Nb/Y比值(0.7~3.0),属碱性玄武系列,在Nb/Th-Zr/Nb和Zr/Y-Nb/Y图上,HFSE比值成分点落入洋岛玄武岩(OIB)范围,具有较陡的REE分布型式和“驼峰”状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缺乏Nb,Ta负异常,与大陆玄武岩十分吻合,以及岩石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河口群钠长岩形成于陆间裂谷,来源于地幔深部。
新疆西准噶尔罕哲尕能Cu-Au矿床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对源区和成矿构造背景的指示
[
查看
]
郭正林
、
李金祥
、
秦克章
、
董连慧
、
郭旭吉
、
唐冬梅
、
杜兴旺
位于准噶尔西北缘萨吾尔地区的罕哲尕能Cu-Au矿床是新近发现的斑岩型矿床, 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矿区岩浆活动早期以闪长岩为主, 晚期以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为主。钻孔中所见似斑状石英二长岩LA-ICP-M S锆石U-Pb年龄为343.6±5.7Ma~345.3 ±8.3Ma;二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334.9±7.3Ma~336.4 ±7.5Ma, 表明西准萨吾尔地区早石炭世存在一期重要的岩浆-热液Cu-Au成矿事件。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闪长玢岩、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主量元素具有一致的演化趋势, 表明它们可能是同一岩浆演化的产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 如Rb、Ba、K、Sr) 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 如: U、Th) , 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 HFSE: 如Nb、Ta、Ti), 显示具有岛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87 Sr/86Sri 比值在0.7033~0.7037之间, 143Nd/144Nd比值在0.512538~0.512579 之间, εNd (t) 在+ 6.7~+ 7.5 之间, 显示源区具有类似亏损地幔的特征; 而且具有年轻的Nd两阶段模式年龄为488~553Ma, 这些特征表明罕哲尕能矿区岩石的岩浆源区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分异的新生玄武质下地壳。罕哲尕能Cu-Au 矿床的形成时代明显早于该区域A 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 290~300Ma左右) , 结合岩石微量元素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岛弧构造背景, 萨吾尔山具有寻找斑岩Cu-Au矿的成矿条件。
新疆哈密市路白山一带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李卫东
、
涂其军
、
高永峰
、
杨在峰
新疆哈密市路白山一带出露有片麻状花岗岩,通过对其 SHRIMP 锆石 U-Pb 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锆石207Pb/206Pb 比值平均加权年龄为(1453±15)Ma,表明岩石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 岩体的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 MgO、FeOt、CaO,贫碱、低 K2O/Na2O比值;稀土配分曲线表现为明显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洋脊花岗岩明显富集,Nb、Ta 相对亏损,具有岛弧 I 型花岗岩的特征。 该花岗岩的时代确定,对于可能存在的南天山元古宙洋关闭的地质事件首次从岩浆作用上提供了重要信息。
«
1
2
...
64
65
66
67
(current)
68
69
70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