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西藏加多捕勒铁铜矿成矿岩体时代与成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与稀土元素证据
[
查看
]
于玉帅
、
杨竹森
、
多吉
、
侯增谦
、
田世洪
、
孟祥金
、
刘鸿飞
、
张金树
、
王海平
、
刘英超
西藏加多捕勒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位于拉萨地块的中部,矿体产于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中二叠统下拉组灰岩的接触带。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的锆石具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可分为4期,其第Ⅳ期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50.9±1.8) Ma,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第Ⅳ期锆石的176Hf/177Hf=0.282 523~0.282 864,εHf(t) =-7.72~+4.29,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CDM=851~1618 Ma,∑REE = 351~2198μg/g,(Yb/Nd)CN=11~506,δCe=1.21~65.58,δEu=0.09~0.33,表明岩浆源区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其中的壳源岩浆是中元古代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上述结果显示,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于印度陆壳随同特提斯洋壳向拉萨地块陡深俯冲之后,发生了印度陆壳与特提斯洋壳断离,导致印度陆壳折返和软流圈地幔流体上涌,引发了上覆地壳的侧向伸展和部分熔融,发生了软流圈地幔流体与壳源岩浆的混合,壳幔混源岩浆经岩浆房结晶分异后上侵而形成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含矿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
查看
]
左力艳
、
侯增谦
、
孟祥金
、
杨志明
、
宋玉财
、
李政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典型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对于该矿床的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至今仍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 本文通过对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斑岩 (花岗斑岩) 样品中的锆石 11 个测试点的SHRIMP 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得出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162.0±2)Ma(MSWD =1.4),因此,认为冷水坑花岗斑岩的形成年代为(162.0±2) Ma。冷水坑含矿斑岩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高度一致,成岩年龄与成矿作用开始时间差异不明显。 此外,由冷水坑矿床成岩和成矿年龄数据推断出矿化持续时间约 27 Ma。
特提斯喜马拉雅打拉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一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戚学祥
、
曾令森
、
孟祥金
、
许志琴
、
李天福
打拉花岗岩侵位于也拉香波育隆边部早古生代浅变质岩中,其锆石SHRIMPU一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新生边的年龄为44.31士0.36Ma(MSWD=0.69),代表了岩桨侵位时代,锆石内部继承性核的年龄值变化在1943-526Ma之间,代表了碎屑锆石的年龄,反映出这些继承性锆石核的多种来源。花岗岩中白云母等过铝质矿物的出现、刚玉(C)标准矿物含量>2%、A/CNK>l.1,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和也拉香波育隆核部的高级变质岩相似,Th强烈富集和Nb明显亏损等表明该岩体强烈过铝,具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其源区可能为喜马拉稚中下地壳岩石。Yb-Ta、(Y+Nb)-Rb、CaO-(TFeO+MgO)和5102一(TFeO/(TFeO+MgO))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环境。结合岩体的格石SHRIMP定年结果及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打拉花岗岩体侵位于印度与欧亚大陆主碰撞阶段,岩浆的形成与两大陆的碰撞导致地壳缩短加压升温引起喜马拉雅中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是俯冲碰撞带下盘对陆一陆主碰撞作用的响应。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