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北祁连洋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的花岗岩证据
[
查看
]
吴才来
、
姚尚志
、
杨经绥
、
曾令森
、
陈松永
、
李海兵
、
戚学祥
笔者主要对北祁连山中段的牛心山岩体、民乐窑沟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牛心山花岗岩的年龄为476Ma,民乐窑沟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463M。岩石地球化学显示,两岩体均具有大陆活动边缘的岩浆作用特征,结合岩体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资料,笔者认为早古生代北祁连洋板块分别发生了向南、向北俯冲,其中向南俯冲形成牛心山花岗岩(476Ma),向北俯冲,形成了民乐窑沟花岗岩侵人体(463Ma)。
喀喇昆仑断裂的形成时代: 锆石SHRIMP U-Pb 年龄的制约
[
查看
]
李海兵
、
FranckValli
、
刘敦一
、
许志琴
、
杨经绥
、
NicolasArnaud
、
PaulTapponnier
、
RobinLacassin
、
陈松永
、
戚学祥
喀喇昆仑断裂的形成时代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变形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断裂东南段阿 伊拉日居山地区, 沿断裂出露具高温右旋剪切应变特征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片麻岩-花岗岩, 因此, 利用变形岩石中锆石的SHRIMP U-Pb 年龄来制约断裂的形成时代和变形历史. 变形岩石中同构造结晶锆石的U-Pb 同位素年龄, 暗示了喀喇昆仑断裂的形成时代至少为距今约27 Ma 以前, 比前人观点至少早约10 Ma; 大规模的高温右旋剪切活动至少在距今27~20 Ma 期间, 并且伴随同构造淡色花岗岩的产生;剪切变形过程中伴随大量热液流体作用时限至少在距今25~13 Ma 期间. 喀喇昆仑断裂的生长可能是由南东向北西扩展的过程, 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持续碰撞的结果.
柴北缘绿梁山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岩石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证据
[
查看
]
张建新
、
孟繁聪
、
于胜尧
、
戚学祥
高压基性麻粒岩出露在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绿梁山地区,它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在石榴蓝晶(夕线)黑云片麻岩中。岩石学和矿物学数据显示高压基性麻粒岩经历了多阶段变质历史,早期可能经历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p > 15 kbar),以石榴子石中保留的少量绿辉石为特征;高压麻粒岩组合(( Crt-Cpx-Pl- Qtz±Amp±Rt-Ilrn)为退变质作用产物,其形成的变质条件为p = 9.6- 13.5 kbar, T = 730- 870 0C 0晚期的变质反应以围烧石榴子石和后成合晶生成斜方辉石的为特征,形成的P-T条件为6.2- 8.5 kbar和720- 860 0C 0高压基性麻粒岩中的锆石SH RIM P测定共获得两组年龄,分别为(448±3} Ma和(421±5) Ma。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和矿物包体研究,前者代表高压麻粒岩阶段的变质年龄,后者代表晚期与斜方辉石形成有关的中低压麻粒岩阶段的变质年龄。这些年龄结果显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持续了大约27 Ma,这可能与早古生代祁连地块与柒达木地块碰撞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加厚和后来的热松驰有关。
青藏高原东南缘腾冲早白垩世岩浆岩锆石SHRIMP U-Pb 定年和 Lu-Hf 同位素组成及其构造意义
[
查看
]
戚学祥
、
朱路华
、
胡兆初
、
李志群
滁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但与其他在早中生代坳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继承式”火山岩盆地不同,它直接叠置在大别山造山带之上,盆地基底岩石的时代较老,属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盆地内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中酸性偏碱性的粗安质和粗面英安质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上明显不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数盆地中火山岩所表现出的橄榄玄粗岩系列的特点(如宁芜盆地、庐枞盆地、溧水盆地、怀宁盆地)。应用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滁州盆地黄石坝组粗安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 Ma。该年龄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盆地中火山岩-潜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类似,表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火山活动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滁州盆地内的火山岩具有比长江中下游其他盆地中火山岩低得多的εNd(t)值,而类似于大别山造山带内晚中生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指示其成因可能主要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群高压麻粒岩中含石榴石花岗岩脉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与折返作用
[
查看
]
戚学祥
、
李化启
、
李天福
、
蔡志慧
、
于春林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核部的南迦巴瓦群是经历了高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角闪岩相退变质和强烈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以含有高压麻粒岩透镜体或夹层为特色的变质岩组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产于退变质高压麻粒岩中的含石榴石花岗岩脉具有高钾、富铝、轻稀土强烈富集、分馏程度很高、重稀土相对亏损、Eu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相对原始地幔值强烈富集、Rb/Sr>1.4的特征。利用花岗岩的主要成分及锆的含量估算的岩浆初始温度为792~801℃,略低于南迦巴瓦群的峰期变质温度850℃。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显示锆石核部年龄集中在519~525Ma之间,揭示出印度地块经历泛非期构造运动改造的痕迹。锆石边部主要存在39~44Ma、24~25Ma和7.3Ma三个年龄段,前者代表了花岗岩浆的侵位时代,第二个年龄段是对MCT和STDS构造热事件改造的反映,后者揭示出构造-浅表反馈作用的信息。说明含石榴石花岗岩脉是在南迦巴瓦群折返过程中近等温降压条件下地壳岩石发生“干”深熔作用形成的高钾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以及南迦巴瓦群在经历峰期变质作用后很快就开始折返,并在后碰撞过程中经历了藏南拆离系(STDS)和主中央冲断带(MCT)构造事件及后期构造-浅表反馈作用的影响。
特提斯喜马拉雅打拉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一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戚学祥
、
曾令森
、
孟祥金
、
许志琴
、
李天福
打拉花岗岩侵位于也拉香波育隆边部早古生代浅变质岩中,其锆石SHRIMPU一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新生边的年龄为44.31士0.36Ma(MSWD=0.69),代表了岩桨侵位时代,锆石内部继承性核的年龄值变化在1943-526Ma之间,代表了碎屑锆石的年龄,反映出这些继承性锆石核的多种来源。花岗岩中白云母等过铝质矿物的出现、刚玉(C)标准矿物含量>2%、A/CNK>l.1,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和也拉香波育隆核部的高级变质岩相似,Th强烈富集和Nb明显亏损等表明该岩体强烈过铝,具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其源区可能为喜马拉稚中下地壳岩石。Yb-Ta、(Y+Nb)-Rb、CaO-(TFeO+MgO)和5102一(TFeO/(TFeO+MgO))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环境。结合岩体的格石SHRIMP定年结果及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打拉花岗岩体侵位于印度与欧亚大陆主碰撞阶段,岩浆的形成与两大陆的碰撞导致地壳缩短加压升温引起喜马拉雅中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是俯冲碰撞带下盘对陆一陆主碰撞作用的响应。
«
1
2
(current)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