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意义
[
查看
]
施光海
、
刘敦一
、
张福勤
、
简平
、
苗来成
、
石玉若
、
陶华
锡林郭勒杂岩是中亚造山带内出露面积较大的强变形变质地质体,其形成时代与性质存在较大认识上的分歧。对锡林浩特东南锡林郭勒杂岩定名处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岩相分析和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其形成年龄下限由杂岩中碎屑岩浆锆石SHRIMP U-Pb年龄限定为437±3Ma,其形成上限由侵入于杂岩内的石榴石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限定为316±3Ma.这表明该杂岩的沉积成岩年龄晚于奥陶纪-早志留纪,因此不是前寒武纪古老地质体。结合实际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石特征分析,该杂岩可能是一套经历强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古生代弧前浊积岩建造。杂岩中碎屑锆石还给出分散的前寒武纪年龄,最老可达3.1Ga,这些锆石既可能来源于华北基底,也可能来源于南蒙微大陆,抑或暗示该区存在600-800Ma或更古老(3.1Ga)块体,表明其碎屑来源的复杂性。
小兴安岭西北部新开岭-科洛杂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
查看
]
苗来成
、
范蔚茗
、
张福勤
、
刘敦一
、
简平
、
施光海
、
陶华
、
石玉若
兴蒙造山带东段小兴安岭西北部出露的新开岭-科洛杂岩主要又变质岩、构造片岩和花岗岩类组成,前人依据变质程度将该杂岩划归为前寒武纪变质岩。本文报道了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新开岭群构造片岩、新开岭杂岩中的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和冷川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研究表明:(1)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为216±3Ma(2σ),原岩年龄为337±7Ma(2σ)。(2)新开岭群构造片岩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年龄为292±6Ma(2σ)。(3)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侵位于167±4Ma(2σ);(4)冷川花岗闪长岩164±4Ma(2σ)。这表明新开岭-科洛变质岩并不是前寒武纪变质岩,以前认为的本区古陆块可能并不存在。结合研究区及区域资料,新开岭一科洛杂岩可能代表了与印支期碰撞有关的变质杂岩,在碰撞造山后或非造山伸展背景下,新开岭-科洛杂岩中的主要花岗岩类于中侏罗世侵位。关键词锆石SHRIMP年代学新开岭。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内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的离子探针U-Pb年代学及意义
[
查看
]
苗来成
、
范蔚茗
、
翟明国
、
QiuYM
、
McNaughtonNJ
、
GrovesDI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内花岗岩类侵入体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区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它们分别以西台于二长花岗岩、娄上含辉石石英闪长岩和西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脉在218±4Ma(印支期)、161±1Ma(燕山早期)和126±1Ma(燕山晚期)的侵位为标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与造山作用有关,为造山后或陆内拉张作用的产物。二道沟矿区成矿前或成矿期闪长玢岩的年龄126±1Ma限定了该区金矿化的最大年龄;结合前人有关年代学资料,认为本区金矿化应发生在126-118Ma。这说明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的金矿床与我国胶东、小秦岭和辽东等地区的金矿床是同时形成的,再次证明燕山晚期是中国最重要而广泛的金成矿期。此外,在这些主要的金矿区内,金矿化时间上均具有与各自区内最晚一次花岗质岩浆作用同时或稍晚的特征,这可能指示金矿床是造山作用或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最晚期的产物。
冀东都山花岗岩基及相关花岗斑岩脉SHRIMP锆石U-Pb法定年及其意义
[
查看
]
罗镇宽
、
苗来成
、
关康
、
裘有守
、
Y.M.Qiu
都山花岗岩体是冀东地区最大的花岗岩基,在其周边产有众多与其有关的“卫星”岩体和岩脉。采用先进的SHRIMP定年方法,测得都山花岗岩基的206Pb/238U年龄为(223±2)Ma,其东侧三家金矿区成矿前花岗斑岩脉的年龄为(222±4)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花岗岩基和花岗斑岩脉可视为同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这种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印支期的花岗岩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广泛分布,显示它是一次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根据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及有关判别图,都山等印支期花岗岩可能属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后碰撞花岗岩。花岗斑岩脉中发现有新太古代的继承锆石,表明花岗斑岩的部分源岩为区内新太古代八道河岩群变质岩。都山花岗岩与花岗斑岩脉同时、同源,推测其源岩也有部分为新太古代结晶基底的变质岩。花岗岩与区内金矿化有较大的时差,两者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仅表明成矿晚于早中生代印支期。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闪长-花岗岩类SHRIMP年代学
[
查看
]
石玉若
、
刘敦一
、
张旗
、
简平
、
张福勤
、
苗来成
本文对内蒙古苏左旗地区的闪长-花岗岩类进行了精确的SHRIMP定年研究。研究表明,富钠的白音宝力道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合岩体,主体可能是490~464Ma之间侵位的,推测是洋壳俯冲的产物;随后在424Ma左右该地区发生了板块的碰撞事件,产生具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该区富钾的包尔汗喇嘛庙岩体本次得到的SHRIMP年龄为222~204Ma,表明其在晚三叠世侵位,可能代表了造山期后的岩石圈拆沉事件。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富钾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
[
查看
]
石玉若
、
刘敦一
、
简平
、
张旗
、
张福勤
、
苗来成
、
施光海
、
张履桥
、
陶华
精确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表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富钾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423Ma±8Ma和424Ma±10Ma。综合区域资料,认为该年龄代表了内蒙古中部志留纪期间发生弧-陆碰撞事件的时限。
内蒙古苏左旗白音宝力道Adakite质岩类成因探讨及其SHRIMP年代学研究
[
查看
]
石玉若
、
刘敦一
、
张旗
、
简平
、
张福勤
、
苗来成
、
施光海
、
张履桥
、
陶华
内蒙古苏左旗白音宝力道闪长质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典型的埃达克岩,其SiO2含量≥56%(61.1一61.6%),Al2O3含量大于15%(16.6-17.1%),MgO<3%(2.3%),Na2O>3%,Na2O/K2O比值较高(1.8-2.7,平均2.2),亏损HREE,Yh含量<1.9μg/g(1.61μg/g-1.64μg/g),岩体富Sr(604-649μg/g,,400μg/g)、贫Y(14.5-16.2μg/g,18μg/g),Sr/Y>40(40-42),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具明显的Sr正异常。表明其成因与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可能是消减的MORB板片部分熔融的产物。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显示,内蒙古苏左旗白音宝力道英云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464±8Ma和479±8Ma,结合前人的SHRIMP定年资料,该闪长质岩体的年龄范围可能在464-490Ma之间。表明内蒙古中部的板块俯冲事件发生在早奥陶世。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锆石SHRIMP U- Pb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查看
]
石玉若
、
刘敦一
、
张旗
、
简平
、
张福勤
、
苗来成
、
张履桥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A型花岗岩位于索伦山- 贺根山构造带内。高精度锆石SHRIMP U- 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22Ma±4Ma。其成因可能与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冀北闪长质岩石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晚古生代岩浆弧的地质记录
[
查看
]
王惠初
、
赵凤清
、
李惠民
、
孙立新
、
苗来成
、
冀世平
华北克拉通湘缘的丰宁一承德地区分布着许多被认为是古元古代的片麻状闪长质一石英闪长质一花岗闪长质侵入体,新的年代学资料揭示这些侵入体中许多是晚古生代的产物。本次工作从京北喇叭沟门闪长岩体和丰宁天桥含石英闪长岩体中分别获得了(288.0土4.8)Ma和(279.5土5.6)Ma的格石SHRIMP U-Pb年龄。这些钙碱性岩石的存在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早二受世是一条安第斯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综合分析冀北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的侵位时代和变形特点,结合该地区晚古生代发生变形变质作用的年龄信息,推测华北克拉通北侧的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末封闭,随后进入了主造山期之后的构造松弛阶段。
吉林色洛河晚二叠世高镁安山岩SHRIMP锆石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查看
]
李承东
、
张福勤
、
苗来成
、
领航强
、
许雅雯
吉林色洛河地区发育高镁安山岩类,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晚二叠世(252土SMa)。色洛河高镁安山岩类(Si02 59.08%~65.67%)具有富Mg0(3.68%~5.30%),高Mg#值(0.62~0.68,平均0.66 ),高Cr ( 203.17×10~-6~379.70×10-6,平均258. 79×10-6 ) , Ni ( 98.13×10-6~249.35×10-6,平均137.00 ×10-6)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Cs,K,Pb,Rb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Ti,Nb,P);富集LREE ( Ce 39.14× 10-6~ 48.74×10-6 ),强烈亏损HREE( Yb 0.95×10-6~1.27×10-6 , Y 10.80×10-6~13.13×10-6 , (La/Yb)N 13. 27~16.66 );但它们含有较低的Sr(158. 62×10-6~369.77×10-6,平均258.52×10-6 )。它们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特征。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可能与消减沉积物流体交代形成富集地慢的部分熔融有关,其后又经历了分异和混染作用。这揭示它们形成于活动陆缘的构造背景,表明晚古生代末期古亚洲洋板块仍在消减,华北地块和佳木斯一兴凯地块(中亚造山带)最终的拼合时间可能在二叠纪之后。
«
1
(current)
2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