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大兴安岭韩家园子和新林地区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锆石 SHRIMP U-Pb 年龄
[
查看
]
苗来成
、
刘敦一
、
张福勤
、
范蔚茗
、
石玉若
、
颉颃强
大兴安岭北部的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古元古代变质岩, 代表兴安和额 尔古纳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 但这种认识缺乏可信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古生物资料的支持. 采用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Ⅱ)对黑龙江新林-韩家园子地区出露的兴华渡口群中变质火成岩和变质碎屑岩和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的扎兰屯群变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 定年研究. 结果表明: 兴华渡口群中的变火成岩类形成于(506±10)~(547±46) Ma, 属早寒武世-中寒武世, 变碎屑岩中碎屑锆石年龄谱中出现大量的1.0~1.2, 1.6~1.8 和2.5~2.6 Ga 的年龄, 说明其成岩时代至少<1.0 Ga; 扎兰屯群绿泥片岩(变基性火山岩类)形成年龄为(506±3) Ma. 这些资料说明兴华渡口群和扎兰屯群均形成于寒武纪或晚元古代, 而不是先前认识的古元古代. 变火成岩中古老继承或捕获锆石和变碎屑岩中大量前寒武纪碎屑锆石的存在, 暗示这些岩石可能形成于古大陆边缘. 结合岩性及其组合特征, 认为兴华渡口群及扎兰屯群代表寒武纪或晚元古界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沉积建造, 但具体的陆缘类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辽宁海城炒铁河辉长岩锆石 SHRIMP U-Pb 年龄及地质意义
[
查看
]
苗来成
、
张福勤
、
刘敦一
、
石玉若
、
颉颃强
对辽东海城地区的炒铁河辉长岩侵入体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 该辉长岩侵位年龄为(126±4) Ma, 说明它形成于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背景下, 而不是长期认识的形成于古元古代裂谷环境. 该辉长岩体含有大量的年龄为古元古代(2.10~2.4和~1.87 Ga)和新元古代(747~969 Ma)的老锆石, 前者可能来源于华北地块本身, 而后者则可能来自俯冲到华北之下的扬子地块. 这些年龄信息对认识中生代华北地壳的演化具重要启示意义。
华北陆块东北缘张三沟岩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李承东
、
张福勤
、
苗来成
、
杜玉林
、
花艳秋
、
许雅雯
、
康淑梅
出露于华北陆块东北缘的张三沟岩组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前人根据变质程度和地层对比将其划归古元古代。本文通过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517±9 Ma、2518±7Ma和2534±26Ma原岩年龄,2439±24Ma、2464±73Ma和2433±71Ma变质年龄。这表明该套变质岩层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变质时代在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结合区域资料,其变质年龄可能代表了古龙岗陆块与位于其北东侧的其它陆块(如佳木斯陆块)碰撞造山的时代,表明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期经历过一次重要的克拉通化。
东北牡丹江地区“黑龙江群”中斜长角闪岩与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学意义
[
查看
]
颉颃强
、
张福勤
、
苗来成
、
陈福坤
、
刘敦一
摘 要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龙江群”中存在洋壳残片,为形成于古大陆边缘环境的一套造山建造。牡丹江地区东北部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属造山建造,包括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和具有MORB特征的斜长角闪片岩等。对“黑龙江群”中的斜长角闪片岩以及其南边具有同碰撞特征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片岩具有777±18Ma的结晶年龄,并受到437±7Ma的变质作用的影响;同碰撞的钾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461±6Ma。据此指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黑龙江群中存在新元古代的洋壳残片并推断牡丹江地区存在早古生代的碰撞事件。
黑龙江东南部穆棱地区“麻山群”的特征及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
查看
]
颉颃强
、
苗来成
、
陈福坤
、
张福勤
、
刘敦一
通过对佳木斯地块南缘穆棱地区常兴村-新兴村剖面的研究,认为这里是“麻山群”和“黑龙江群”的结合部位,具有古大陆边缘的性质。穆棱地区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为包括洋壳残片在内的增生-碰撞杂岩。对“麻山群”混合岩的SHRIMP 锆石U-Pb 定年结果表明:佳木斯地块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并遭受到约500 Ma变质作用的影响。侵入“麻山群”杂岩的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具有S 型花岗岩的特征;其SHRIMP锆石U-Pb 分析表明,其形成年龄为486 Ma±3 Ma,略晚于前人确定的“麻山群”杂岩约500 Ma 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为同碰撞或碰撞后花岗岩。这些资料进一步证明,该地区可能经历了晚泛非—早加里东期的碰撞造山作用。
«
1
2
(current)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