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胶南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中淡色脉体的锆石年代学和稀土元素研究
[
查看
]
陆松年
、
李惠民
、
李怀坤
、
宋明春
、
袁洪林
、
柳小明
苏鲁造山带中出露了大面积的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这些花岗片麻岩中赋存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变质岩包体,已有资料表明它们均受到印支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强烈影响。在花岗片麻岩及包体中经常可见以白色为主的长英质淡色脉体,脉体通常较窄,宽度多在1厘米以内,少数可达几个厘米,它们一般随片麻理方向延展,亦可见切穿片麻理的淡色脉,通常认为这类淡色脉体是母岩部分熔融的产物。作者等对出露于山东诸城市石河头乡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中淡色脉体的锆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宝贵的地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淡色脉体中锆石SHRIMP法U-Pb年龄为(147.6±2.5)Ma,同时锆石具有高铀、极低钍和重稀土富集等特征。文中在简略介绍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对淡色脉体中锆石的特征、锆石微区年龄和REE测定结果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
江西九岭花岗岩类复式岩基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
查看
]
钟玉芳
、
马昌前
、
佘振兵
、
林广春
、
续海金
、
王人镜
、
杨坤光
、
刘强
江西九岭花岗岩体产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华南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基。该岩体一直被认为是在晋宁期、海西期和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在对该复式岩基进行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过去认为是晋宁期形成的花岗岩样品,测出的206Pb/238U年龄为(9828±8)Ma;而原来认为是海西期形成的甘坊岩体测出的年龄为(820±10)Ma,说明该区不存在海西期的花岗岩,结合其他新的年代学资料推测扬子板块内可能不存在加里东—海西期的岩体;原认为是燕山中期的样品测出的年龄为(151.4±2.4)Ma,研究结果与原来的一致。此外,还获得了1.4~1.9 Ga的继承锆石的年龄,可能代表九岭新元古代花岗岩源岩的年龄。
桂东北牛庙闪长岩和同安石英二长岩:岩石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
查看
]
朱金初
、
谢才富
、
张佩华
、
杨策
、
顾晟彦
桂东北牛庙和同安岩体分别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组成。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163±4Ma和160±4Ma。岩石以富铝、富碱、高钾、富含Rb、Ba、Th、U、Ph、Sr等大离子半径亲石元素(LILE)及富含REE、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主要特征,属富钾系列或钾玄岩系列。其不相容元素的分布特征为亲OIB型,主要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慢的熔融。两岩体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一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它们的原始岩浆经历过相当充分的分离结晶和相当程度的地壳混染,即通过AFC方式而形成。岩体中广泛分布的微细粒状暗色包体是共存的更偏基性的岩装与寄主岩浆不完全混合的残留,其成分的多样性和相互过渡关系,反映了不同包体母岩浆在形成和演化途径等方面的差异性。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华南后造山阶段大陆地壳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软流圈地慢沿超岩石圈深断裂的上涌和底侵,是造成富集的岩石圈地慢和中下地壳熔融并形成本区闪长质和花岗质岩浆的主要机制。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围岩的同位素年代和地球化学研究
[
查看
]
陈富文
、
李华芹
、
陈毓川
、
王登红
、
王金良
、
刘德权
、
唐延龄
、
周汝洪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的形成时代迄今尚存在争议。前人以矿区南侧凝灰质粉砂岩夹层中所含古生物化石及区域地层对比为依据,将含矿地层时代划归为石炭纪,并推测其成矿的构造环境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觉罗塔格石炭纪火山岛弧。近期一些研究者通过对区内各类地质体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获得了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的年龄信息(390~360Ma),认为含矿火山岩和矿化斜长花岗斑岩形成于中—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据此提出土屋和延东斑岩铜矿形成构造环境应属于塔里木板块的活动陆缘,是泥盆纪岛弧火山-深成作用的产物。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对土屋和延东斑岩铜矿区的矿化斜长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SHRIMP微区原位U-Pb定年研究,获得土屋和延东矿区矿化斜长花岗斑岩体的年龄分别为334±3Ma(95%置信度)和333±4Ma(95%置信度)。测定结果表明,土屋和延东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时代应归属为晚石炭世早期或早石炭世晚期,成矿作用与石炭纪钙碱性岩浆浅成侵位有关。
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朱云海
、
林启祥
、
贾春兴
、
王国灿
东昆仑造山带诺木洪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以玄武岩岩片和变火山岩岩片形式存在,对两种岩片中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玄武岩岩片的形成年龄为(419±5)Ma,变火山岩岩片的形成年龄为(401±6)Ma,证明在东昆仑地区存在早古生代的洋陆转换,其中玄武岩岩片代表大洋拉张的中脊环境,而变火山岩岩片则代表挤压的俯冲碰撞环境。火山岩中继承铭石的年龄1734Ma反映了东昆仑的基底可能为中元古代。
大别造山带惠兰山镁铁质麻粒岩Sm-Nd和锆石SHIMP U-Pb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查看
]
侯振辉
、
李曙光
、
陈能松
、
李秋立
、
柳小明
北大别惠兰山位于罗田弯隆的核部,出露有镁铁质麻粒岩,其麻粒岩相变质矿物(石榴子石十单斜辉石+斜方辉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136±18)Ma,表明该麻粒岩的变质作用发生在早白垩纪。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麻粒岩中锆石具有核-慢-边结构.锆石核具有典型岩浆锆石的韵律环带结构及稀土元素特征,其较少Pb丢失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753~787Ma,表明其原岩为新元古代镁铁质岩浆岩。慢部锆石具有切割岩浆锆石环带的蚀变结构特征,且REE,Th,u,Y,Nb,Ta等元素含量比岩浆锆石核低3-10倍,但普通Pb含量较高。这些特征表明慢部锆石是受热液改造的岩浆锆石,其较少Pb丢失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716~780Ma)与岩浆锆石相近,指示该岩浆岩体侵位不久即经历了一次强烈的热液事件。考虑到罗田弯隆发育有强烈的早白里纪岩浆事件,因此惠兰山镁铁质麻粒岩是就位于下地壳的新元古代镁铁质岩浆岩在早白里纪大别造山带引张条件下受热发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而形成的。该麻粒岩的Sm-Nd变质年龄((l36±18)Ma)与罗田弯隆片麻岩角闪石K-Ar年龄(l23-127Ma)的一致性,提供了罗田弯隆快速抬升证据,这可能是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被进一步抬升至地表的原因。
大别山下地壳岩石及其深俯冲
[
查看
]
刘贻灿
、
李曙光
本文对大别山下地壳岩石的主要组成及其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首次报道了作者等最近在罗田穹窿中发现的镁铁质下地壳岩石俯冲变质成因的榴辉岩及其有关片麻岩的SHRIMP锆石U一Pb同位素年代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别山这种不寻常的镁铁质下地壳俯冲成因榴辉岩为研究大陆深俯冲和陆壳物质再循环以及对地慢不均一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对象和可能性。根据阴极发光图像及矿物包体组合,罗田榴辉岩中继承锆石可分为两种即具有岩装结晶环带的岩装锆石和含有石榴子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等麻粒岩相变质矿物包体的变质锆石,而且这两种继承锆石常具有含石榴子石+绿辉石等榴辉岩相矿物包体的增生边。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继承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791±9Ma、含麻粒岩相矿物包体的继承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794±10Ma、含榴辉岩相矿物包体的锆石增生边的206Pb/238U年龄值为212±10Ma。罗田榴辉岩的围岩-含石榴子石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中锆石的CL图像具有特征的核-慢-边结构即表现为继承岩浆锆石核-高压变质慢一退变质增生边,高压变质慢给出罗田片麻岩中印支期高压变质的精确年龄为218±3Ma。因此,罗田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与早期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一致,均为晚元古代,证明华南陆块北缘晚元古代岩装板底垫托的存在。而且,大别山下地壳岩石参与了印支期大陆深俯冲,但与南大别带具有不同的折返过程即前者经历了麻粒岩相退变质过程。此外,北大别带榴辉岩的印支期峰期变质时代(212±4Ma)比南大别带年轻(226±3Ma),这可用大陆叠瓦式深俯冲模式来解释。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2000-3000米正、副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机制
[
查看
]
刘福来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泽明
、
薛怀民
、
孟繁聪
、
李天福
、
陈世忠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2000.0-3000.0米深度范围内出露的岩心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有薄层榴辉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孔2000.0-3000.0米之间的正片麻岩SiO2含量普遍偏高,为73.26%-78.17%之间,平均值76.40%;Al2O3含量为11.30%-13.66%。TiO2、Fe2O3、FeO、MnO和MgO含量则明显偏低,其中Fe2O3总量为0.39%-1.71%,FeO=0.20%-1.49%,MgO=0.01%-0.06%。CaO含量为0.19-1.41%,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3.38%-5.35%和1.31%-4.87%。正片麻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表现出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Eu/Eu*=0.39-0.64;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表现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的特点,显示明显的正Ba异常,Ba/Ba*=1.09-2.34,高场强元素Ti、Nb和Ta呈明显的负异常。第二类正片麻岩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Eu*=0.39-0.41,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具有明显的右倾斜的特点,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而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与第一类正片麻岩比较相似,但却具有中等的负Ba异常,Ba/Ba*=0.57-0.67.第三类正片麻岩主要为含磁铁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V”字型特点,具有异常强烈的负Eu异常,Eu/Eu*普遍低于0.11;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出强烈富集大力子亲石元素的(K、Rb、Th)的特点,具有异常强烈的负Ba异常,Ba/Ba*=0.03-0.21.2000.0-3000.0米深度范围内的正片麻岩具有多成因的特点,部分正片麻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它们有可能形成于板内的构造环境;而另一部分的原岩则可能形成于陆缘火山弧的构造环境。
长江三峡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系锆石U-Pb新年龄对庙河生物群和马雷诺冰期时限的限定
[
查看
]
尹崇玉
、
唐烽
、
柳永清
、
高林志
、
杨之青
、
王自强
、
刘鹏举
、
邢裕盛
、
宋彪
首次报道应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离子微探针(SHRIMPⅡ)定年方法,对采自三峡地区黄陵背斜西翼湖北省秭归县九曲脑剖面震旦系灯影组与陡山沱组界线和陡山沱组底部的凝灰岩锆石进行的U-Pb定年研究。分析结果,灯影组与陡山沱组界线的凝灰岩锆石测点形成2组,较年轻的一组由16个测点组成,舍去偏离较大的1个点,给出的206Pb/238U比值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49.9Ma±6.1Ma(MSWD=1.48),代表该层位的实际年龄并限定了庙河生物群的最小年龄。采自陡山沱组底部的另一样品测点同样分为2组:一组由3个点组成,给出784Ma±15Ma(MSWD=0.05)的继承年龄值;另一组由15个测点组成,给出206Pb/238U比值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28.3Ma±5.8Ma(MSWD=0.86)。这一定年结果是目前中国震旦(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底部首次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采样点紧邻作为震旦系底界的“盖帽碳酸盐岩”之上,基本可以限定震旦系的底界年龄。该结果与国际地层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国际地层表》中埃迪卡拉系(Ediacaran)的底界年龄630Ma非常接近,表明中国修订后的震旦系/南华系界线年龄应为630Ma左右。
湘南郴州地区骑田岭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李金冬
、
柏道远
、
伍光英
、
车勤建
、
刘耀荣
、
马铁球
对骑田岭岩体主体岩石中细粒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仰天湖单元)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仰天湖单元的形成年龄为156.7Ma±1.7Ma,结合前人有关年代学和本次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认为骑田岭岩体主体——仰天湖单元花岗岩形成时代是中侏罗世末。结合骑田岭地区锡矿与花岗岩的关系,认为永春一带具有寻找锡矿的前景。
«
1
2
...
35
36
37
38
(current)
39
40
41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