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内蒙赤峰楼子店拆离断层带下盘变形花岗质岩石的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 年龄和Hf 同位素证据
[
查看
]
王彦斌
、
韩娟
、
李建波
、
欧阳志侠
、
童英
、
侯可军
对内蒙赤峰楼子店拆离断层带下盘前人划为前寒武纪岩石的糜棱状花岗质岩石中锆石进行了U-Pb 年龄测定和Hf 同位素测试, 结果显示其时代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楼子店扎兰营子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53.6±1.2Ma, 锆石εHf(t) 值为- 8.6~- 14. 6, 锆石Hf 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1.8~2.2 Ga; 朝阳沟糜棱岩化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206Pb/ 238U 年龄为150.43±0.79 Ma, 锆石εHf( t ) 值为- 5.6~- 14.9, 锆石Hf 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1.6~2.1 Ga; 莫里海沟片麻状闪长岩的锆石206Pb/ 238U 年龄为127.6± 3.1 Ma, 锆石εHf (t) 值为- 5.1~- 13.9, 锆石Hf 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1.5~2.1 Ga。不同岩性、不同形成年龄的3 个样品的εHf(t) 值主要为负值, 说明这些岩石主要来自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2.2~1.5 Ga 的锆石Hf 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表明它们可能主要来源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该区已经获得的锆石U-Pb 年龄, 将该区古生代至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划分为4 个时期: 早石炭世( 327 Ma) 、二叠纪( 285~252 Ma) 、中三叠世--早侏罗世(241~184 Ma)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163~125 Ma) 。早石炭世喇嘛洞混合花岗岩的产出对应于古亚洲洋古生代向南俯冲于华北板块的时期, 二叠纪花岗岩是古亚洲洋最后闭合、蒙古弧与华北陆块北缘拼合与伸展有关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大面积的中三叠世--早侏罗世的花岗岩是西伯利亚与华北陆块碰撞后地壳伸展的记录,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163~ 125 Ma) 岩浆活动则发育在伸展构造背景中, 与岩石圈减薄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这些新年龄资料将为华北陆块北缘古生代-中生代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年代学制约。
大兴安岭西南坡成矿带晚古生代中期未变质岩浆岩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
[
查看
]
薛怀民
、
郭利军
、
侯增谦
、
童英
、
潘晓菲
、
周喜文
大兴安岭西南坡晚古生代中、晚期未变质的岩浆岩广泛分布,它们的侵位时间虽不尽相同,但都晚于中亚-蒙古造山区(带)东部峰期造山的时间,且大多与主缝合带拼合后的拉张构造环境有关,岩石性质也多具有偏碱性或双峰式的特点。本文测定了内蒙古东南部二连浩特-贺根山缝合带与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之间的维拉斯托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拜仁达坝花岗闪长岩以及道伦达坝英安质晶屑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它们分别为310±2、311±2、319±3和300±5 Ma,时代均为晚石炭世。这些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比(峰期造山形成的)锡林郭勒杂岩的变质年龄(337±6 Ma)晚约20~40 Ma,未受到变形和变质作用的影响,推测其属于晚造山/后造山的岩浆岩。认为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主缝合带的闭合时间应在晚石炭世前,主缝合带的位置应在二连浩特-贺根山一线。
中亚-蒙古造山带东段的锡林郭勒杂岩:早华力西期造山作用的产物而非古老陆块?—锆石SHRIMPU-Pb年代学证据
[
查看
]
薛怀民
、
郭利军
、
侯增谦
、
周喜文
、
童英
、
潘晓菲
锡林郭勒杂岩是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褶皱带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变质岩系,以前多被当着前寒武纪的古老地块。本文通过对该杂岩中副片麻岩和正片麻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发现,副片麻岩中的皓石多为岩浆锆石,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06±7Ma,指示它们的原岩主要是由近同期(略早些)的岩浆岩风化后就近沉积的产物,该年龄应代表源区(岛弧型?)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同时也是副片麻宕原岩沉积的下限年龄。正片麻岩中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82±2Ma,代表花岗片麻岩原岩的侵位年龄。岩石中锆石的变质增生边的形成年龄为337±6Ma。代表锡林郭勒杂岩发生变质和变形的时间,该变质事件可能与贺根山缝合带内所发生的一次主要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这些年龄资料充分说明,锡林郭勒杂岩并非古老地块,而是华力西早期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事件的产物整个事件是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70Ma)完成的,推测该杂岩发育在碰撞造山带的弧前环境、中亚一蒙古造山带东南部(内蒙古的中、东部)碰撞前的构造格局可能不是典型的多岛洋体制,由于缺少古老的陆块,造山过程更多的表现为大洋的大陆化过程,即洋内俯冲形成岛弧,岛弧在被动大陆边缘拼贴聚合转化为新的大陆。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