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皖南太平-黄山复合岩体的 SHRIMP 年代学:由钙碱性向碱性转变对扬子克拉通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时间的约束
[
查看
]
薛怀民
、
汪应庚
、
马芳
、
汪诚
、
王德恩
、
左延龙
太平-黄山复合岩体是个由钙碱性(太平岩体)向碱性(黄山岩体)转变的独特杂岩体,且其中黄山岩体的稀土元素分馏模式表现出罕见的“四素组效应”(tetrad effect), 代表高度演化的末期岩浆组分. 该复合岩体提供了研究扬子克拉通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环境的变迁及岩石圈减薄的难得机会. 文中测得太平花岗闪长岩的锆石 U-Pb SHRIMP 年龄为(140.6±1.2) Ma. 4个采自黄山岩体不同期次或不同相带样品的锆石 U-Pb SHRIMP 年龄分别为(127.7±1.3),(125.7±1.4), (125.1±1.5)和(125.2±5.5) Ma, 这几组年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近于一致, 说明黄山岩体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侵位的. 虽然太平岩体和黄山岩体在空间上紧密共生, 但它们之间侵位的时间间隔长达 15 Ma 左右, 岩浆性质由钙碱性突变到碱性, 中间缺少明显的过渡环节,所指示的可能是扬子克拉通东南部中生代的岩石圈减薄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约 141~128 Ma 之间, 减薄机制应以机械拆沉为主。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