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内蒙古东南部晚古生代裂谷区花岗质岩石锆石SHRIMP U-Pb 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鲍庆中
、
张长捷
、
吴之理
、
王宏
、
李伟
、
桑家和
、
刘永生
该区花岗质岩石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通过对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 Pb 定年[1], 所获得年龄为( 313±5)Ma~( 323±4)Ma, 属于晚石炭世侵入体; 前进场和达青二长花岗岩各单元岩体均侵入了该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岩, 侵入接触关系明确, 红柱石角岩发育。测得前进场岩体和达青岩体锆石SHRIMP U- Pb 年龄分别为( 280.8±3.6)Ma 和( 281.5±0.5)Ma, 说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 乌兰陶勒盖正长花岗岩岩体获得了259 Ma、羊角林高勒二长花岗岩为246~216 Ma 的U- Pb 同位素年龄, 说明在晚二叠世—三叠世又有一次侵入高峰。石炭—二叠纪裂谷发育时期, 部分跨入三叠纪, 先后有3 次侵入高峰, 即晚石炭世的石英闪长岩、早二叠世的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晚二叠世—三叠纪的二长花岗岩- 正长花岗岩。
内蒙古白音高勒地区石炭纪石英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
[
查看
]
鲍庆中
、
张长捷
、
吴之理
、
王宏
、
李伟
、
桑家和
、
刘永生
内蒙古东南部古生代造山带在石炭纪时期的构造环境和构造演化,至今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分歧。锡林郭勒杂岩是该带内出露面积较大的前石炭纪强变形地质体,在这套杂岩两侧大面积分布石炭一二叠纪海相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建造,杂岩中及其两侧发现了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体或岩墙与其紧密伴生。侵入岩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对其中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岩相分析和SH RIDI P锆石U-Pb,年代学测定,所得年龄为( 313±5~323±4) Ma,属于晚石炭世侵入体。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分析,其应形成于张性构造环境。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