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松辽盆地西缘断裂带中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SHRIMP和云母Ar-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查看
]
李娟
、
郑常青
、
周建波
、
施璐
、
崔芳华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亚一蒙古巨型造山带的东段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部位,是中国较大的中一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盆地呈北东向展布。在松辽盆地西缘发育有大型的北北东走向韧性断裂带,该韧性断裂带的运动性质、活动时限一直不清楚,制约对松辽盆地构造成因认识以及松辽盆地西缘的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金星、嘎拉山及腾克地区是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代表性出露区,主体岩石组成为条带状花岗质糜棱岩、眼球状花岗质糜棱岩、花岗质糜棱片岩等。韧性变形岩石糜棱叶理和线理有两组,一组叶理:300°∠50°、线理:225°∠10°;另一组叶理120°∠65°、线理25°∠10°。韧性断裂带运动性质显示左行走滑特征。确定韧性断裂带活动时限的样品,采自构造带内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和同变形云母,其中锆石sH租MP谐和年龄为为296.9一299.4Ma;黑云母“40Ar一39Ar年龄123±0.7Ma,而白云母的4OAr-39Ar年龄为124.4±O.9Ma。年龄结果表明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中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构造变形发生于早白奎世。同时说明松辽盆地西缘在白奎世早期盆地经历了走滑挤压盆地演化阶段,这种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断裂带的形成可能与当时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发生转向有关。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