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叶建国
、
刘福来
矿物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SHRIMP U-Pb定年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料长角闪岩(样品G12)中的锆石可划分为2种类型:第一类颗粒粗大,含有大量矿物包裹体和杂质;第二类颗粒细小,含有少量矿物包裹体且十分千净。第一类锆石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核部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典型的岩装结晶环带,相应的矿物包裹体为单料辉石((Cpx)+斜长石(Pl)+磷灰石((Ap)士石英(Qtz),表明其寄主岩石的原岩为基性岩浆岩;边部阴极发光图像十分均匀,保存柯石英((Coe)+石榴子石(Grt)+绿辉石(Omp)+多硅白云母(Phe)+磷灰石((Ap)等标志性超高压包裹体矿物组合,记录的变质温压条件为T=732-839℃,p=3.0~4.0 GPa,表明该类变质增生锆石微区形成于超高压变质阶段。第二类锆石阴极发尤图像十分均匀,发光性明显增强,保存角闪石(Amp) +料长石(P1)等标志性角闪岩相包裹体矿物组合,记录的变质温压知件为T=612~698℃ ,p=0.76~1.05GPa,表明该类锆石形成于后期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继承性岩浆结晶锆石核部记录的,206Pb/238U的年龄为685~650 Ma,表明其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含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包襄体的边部记录的206Pb/238U的年龄为243~225Ma,表明超高压变质时代应归属于晚三叠世。第二类含低压包裹体矿物的锆石微区记录的206Pb/238U的年龄为219~210Ma,应代表后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时代。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苏鲁地体料长角闪岩的原岩在晚三叠世深俯冲至上地慢100~120km的地慢深处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约15 Ma之后,这些超高压岩石抬升到约25 km的中部地壳,并经历了后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相应的折返速率为0.57 cm/y。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