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与原始喜马拉雅的形成
[
查看
]
许志琴
、
杨经绥
、
梁凤华
、
刘福来
、
曾令森
、
戚学祥
、
陈松永
、
刘敦一
喜马拉雅地体是55±10Ma以来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碰撞而形成的增生地体,位于其中的高喜马拉雅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单元的变质基底主要由富铝变沉积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对两类岩石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锆石除记录了12-20Ma的构造事件以外,还保存了四组年龄:2404-1676Ma,975-614Ma,599-500Ma和496-429Ma,这说明曾位于南半球的印度陆块的早-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经历过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于裂解(1000-600Ma)、泛非造山(600-500Ma)及早古生代(500-400Ma)造山事件。这些造山作用导致在泛非-早古生代时期形成原始喜马拉雅山。变质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及野外观测结果不仅揭示了印度陆块早-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再活化过程,而且进一步证明现在的喜马拉雅山是泛非和早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原始喜马拉雅山再造山的结果。
喜马拉雅地体的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年龄记录
[
查看
]
许志琴
、
杨经绥
、
梁凤华
、
戚学祥
、
刘福来
、
曾令森
、
刘敦一
、
吴才来
、
史仁灯
、
陈松永
喜马拉雅地体是55±10Ma以来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碰撞而形成的增生地体,位于其中的高喜马拉雅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单元的变质基底主要由角闪岩相的富铝变质沉积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对两类岩石中锆石的SHRIMP U-Pb测年结果表明,除了记录了20Ma以来的构造事件年龄外,主要保存了529一457Ma的变形和变质事件记录,另外还保存了更早期(>835Ma)的年龄信息。根据20Ma以来崛起的喜马拉雅挤出岩片中包含早期强烈褶皱和向南的斜向逆冲构造以及伴随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记录,结合岩石测年所获得的大量泛非一早古生代年龄和奥陶纪底砾岩的发现,说明曾位于南半球印度陆块北部的变质基底岩石经历过泛非一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1)原始喜马拉稚山是泛非一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的产物;(2)印度陆块早一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再活化在原始喜马拉稚山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3)现在的喜马拉雅山是在泛非一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基础上再造山的结果。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陆-陆碰撞深俯冲剥蚀模式
[
查看
]
许志琴
、
戚学祥
、
杨经绥
、
曾令森
、
刘福来
、
梁凤华
、
唐哲民
、
蔡志慧
中国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由2个不同时代的变质基底组成。南苏鲁(临沭-连云港地区)中不同类型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原岩形成于由大陆玄武质岩石、辉长岩、表壳岩和花岗岩组成的被动大陆边缘拉伸构造环境。研究表明南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原岩所代表的花岗岩浆和基性岩浆作用为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后的新元古代(780~700Ma)裂解事件的响应。北苏鲁(青岛-威海)超高压变质地区的花岗质片麻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表明,变质基底的年龄是2400Ma(或>2400Ma),并经历了1800~1700Ma和~200Ma的变质事件,研究表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由2个不同时代变质基底组成,北苏鲁的变质基底属于北中国板块胶辽朝地块的一部分,形成时代比南苏鲁基底老得多,其与南苏鲁地块之间的界限位于五莲以北到海阳所以南一线。由于在北苏鲁含柯石英的透辉石石英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精确超高压峰期变质年龄为(234.1±4.2)Ma,退变质年龄为(218.2±1.5)Ma,表明南、北苏鲁2个不同时代基底地块同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根据上述事实,提出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陆-陆碰撞俯冲剥蚀新模式,即扬子板片在240~220Ma的深俯冲作用中拽动上部胶辽朝板片的一部分老变质基底岩石向下俯冲至大于100km的深度,并形成楔形俯冲剥蚀体,之后又与南苏鲁俯冲板片一起快速折返上来,使胶辽朝地块的楔形俯冲剥蚀体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和折返退变质作用。
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记录
[
查看
]
许志琴
、
刘福来
、
戚学祥
、
张泽明
、
杨经绥
、
曾令森
、
梁凤华
通过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不同类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原岩重塑,揭示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宕形成于由大陆玄武质岩石、辉长岩、表壳岩和花岗岩组成的被动陆缘拉伸构造环境。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中不同类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年龄为780~680Ma;榴辉岩、石榴角闪岩的原岩年龄为765~730Ma,副片麻岩中包含了730Ma、680Ma、621Ma和较年轻的继承性碎屑锆石和结晶锆石年龄。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苏普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正片麻岩类和榴辉岩的原岩所代表的花岗岩策和基性岩浆活动为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后的新元古代裂解事件的产物,而副片麻岩的原岩为新元古代-古生代时期形成的扬子被动陆缘的沉积-火山表壳盖层,它们与结晶基底一起在240~220Ma期间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
北祁连洋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的花岗岩证据
[
查看
]
吴才来
、
姚尚志
、
杨经绥
、
曾令森
、
陈松永
、
李海兵
、
戚学祥
笔者主要对北祁连山中段的牛心山岩体、民乐窑沟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牛心山花岗岩的年龄为476Ma,民乐窑沟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463M。岩石地球化学显示,两岩体均具有大陆活动边缘的岩浆作用特征,结合岩体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资料,笔者认为早古生代北祁连洋板块分别发生了向南、向北俯冲,其中向南俯冲形成牛心山花岗岩(476Ma),向北俯冲,形成了民乐窑沟花岗岩侵人体(463Ma)。
苏鲁仰口超高压岩石SHRIMP 锆石U-Pb定年与部分熔融时限
[
查看
]
曾令森
、
高利娥
、
于俊杰
、
胡古月
在大型碰撞造山带中,在陆壳物质深俯冲或快速折返早期,在超高压-高压条件下,易熔组分可能发生水致或脱水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熔体。在超高压-高压条件下,苏鲁超高压岩石发生过部分熔融作用,形成长英质多晶体包裹体和不同尺度的花岗质岩石,导致可观的地球化学效应。为确定苏鲁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的时限,对山东仰口超高压副片麻岩和其中平行片麻理的同构造钾质花岗岩脉进行了SHRIMP 锆石U/Pb 地质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内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副片麻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核-幔-边结构。核部锆石为碎屑锆石,206Pb /238U 年龄大于282Ma,可能反映了副片麻岩的原岩包含不同成因的物质;幔部和边部的Th/U 比都小于0.1,分别给出233±3Ma 和214±4Ma 的206Pb/238U 年龄,分别对应于超高压变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同构造花岗岩脉是富钾过铝质花岗岩( A/CNK = 12) ,锆石也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锆石年龄与副片麻岩的核部锆石年龄相当,反映了该花岗岩脉的源区可能是变沉积岩; 除幔部锆石的一个点具有206Pb/238U 年龄为234.6±3.9Ma 之外,其它幔部锆石位于谐和线附近,给出206Pb/238U 年龄为220.8±2.9Ma,该年龄代表着该花岗岩脉的形成年龄。上述数据表明,在仰口地区,超高压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早于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
辽南金州拆离带糜棱状花岗岩脉体变形特征及锆石SHRIMP U-Pb年龄———韧性拆离时限的新证据
[
查看
]
欧阳志侠
、
王涛
、
李建波
、
郭磊
、
曾令森
辽南金州拆离断层带中发育糜棱状花岗岩脉。野外观察与显微构造分析显示该脉体为同构造变形脉体,与围岩太古宙片麻岩一起经历了伸展韧性剪切变形。长石Fry法的应变测量结果显示样品的付林参数K=0.83,罗德参数υ=0.09,应变强度Es=0.71,表明该岩石应变以平面应变为主,且有限应变较强;运动学涡度为Wk=0.89,表明剪切作用类型以简单剪切为主。对该花岗岩脉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测定,10颗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9±2 Ma(MSWD=1.6),代表岩脉侵位年龄。结合该区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金州拆离断层至少在129 Ma已经开始韧性变形,辽南地区构造体制在此时已经从缩短转折到伸展。
特提斯喜马拉雅打拉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一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戚学祥
、
曾令森
、
孟祥金
、
许志琴
、
李天福
打拉花岗岩侵位于也拉香波育隆边部早古生代浅变质岩中,其锆石SHRIMPU一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新生边的年龄为44.31士0.36Ma(MSWD=0.69),代表了岩桨侵位时代,锆石内部继承性核的年龄值变化在1943-526Ma之间,代表了碎屑锆石的年龄,反映出这些继承性锆石核的多种来源。花岗岩中白云母等过铝质矿物的出现、刚玉(C)标准矿物含量>2%、A/CNK>l.1,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和也拉香波育隆核部的高级变质岩相似,Th强烈富集和Nb明显亏损等表明该岩体强烈过铝,具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其源区可能为喜马拉稚中下地壳岩石。Yb-Ta、(Y+Nb)-Rb、CaO-(TFeO+MgO)和5102一(TFeO/(TFeO+MgO))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环境。结合岩体的格石SHRIMP定年结果及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打拉花岗岩体侵位于印度与欧亚大陆主碰撞阶段,岩浆的形成与两大陆的碰撞导致地壳缩短加压升温引起喜马拉雅中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是俯冲碰撞带下盘对陆一陆主碰撞作用的响应。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