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你好,请
  • 登录
  • logotext

    裴荣富院士与青年代表亲切座谈

    编辑 : 中心
    2013-11-13

     11月8日下午,我院资源所裴荣富院士与青年代表近距离交流。在两个小时的亲切座谈中,裴院士畅聊学术生涯,分享人生感悟,寄语青年地质工作者。青年代表围绕成长成才、地学发展等话题一一提问,倾听了裴院士的谆谆教诲。
    裴院士以他的博学多识、深厚涵养和幽默风趣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青年。

      此次“与院士面对面”活动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和国土资源部主办,院京区团委和资源所团支部承办。

    启发式教育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70年工作硕果累累
      裴荣富院士在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期间,清华优良的学风和欧美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为他后来的创新思维和严谨治学奠定了基础。他印象最深的是听杨遵仪老师的课,杨先生上课时从来不带讲义,只罗列提纲和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学,并且不定期小考抽查,开放的授课和严格的考核让学生不敢懈怠,也培养了学生自学和创新的能力。

      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好迎来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的矿产资源,地质工作者被称为工业建设的尖兵。裴院士参加工作后,在王曰伦、宋叔和、程裕淇等老一辈专家指导下、先后从事了大量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评价等工作,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从事地质工作70年,裴院士在矿产勘查学、区域成矿学与成矿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一是构筑了矿产勘查“双控论、合理域”;二是创新立说,发展了金属成矿理论;三是揭秘大型超大型异常成矿,创立异常成矿学说。进入花甲以后,裴院士依然活跃于地学舞台,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承担国际地学机构地学组织的国际合作项目,对我国矿床学研究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野外,就没有地质,“DECUT”五字经验
      从事地质工作,裴院士经常说的就是“没有野外,就没有地质”,宁可少做“曲线文章”,也要做好“野外素描”。他说,青年地质工作者要不怕苦、不怕累,重视加强野外实践,多到野外一线学习,用丰富可靠的实践成果,为科研创新打基础。

      他将自己总结的“DECUT五字经验”,送给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D,是描述(Description),野外地质工作必须通过准确的描述来实现,野外实践得到的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在野外客观地质体描述方面,做得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论文中出现的描述是错误的。野外地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必须重视。” E,是试验、测试(experiment),裴院士建议,青年地质人要加强试验、测试技术的提高,用精准的测试结果为野外实践成果锦上添花。C,是比较(corelative),裴院士说,地质人员取得的成果必须经过国内外相同领域的比较,从而找出区别,明确不足后不断完善。“要经受得起比较的考验,地质找矿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要能够接受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并取得进步”。U,是理解(understanding)。T,是理论(theory),裴院士建议,广大青年地质人要在充分理解所掌握的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理论。

    论著万千重创新,找矿突破争先进
      当谈到对年轻人的寄语时,裴院士赋诗一首“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论著万千重创新,找矿突破争先进。”

      裴院士强调,年轻人应坚持勤奋、执著、创新的信念,不投机取巧,脚踏实地地掌握科学技能;要重视培养的创新思维;要心胸开阔、有远见,能广泛听取、接受意见,严谨工作、大度待人;要敢于接受挑战,重视国内外相同领域的学术交流。

      年轻人抓住机遇就是要结合国家需求。当前找矿突破是目前我们国家的战略行动,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要抓住这个机遇,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这个大目标结合起来,想方设法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做贡献。

    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健康人生三秘诀
      裴院士1924年出生,现在也加入了“90后”一族。在70年的工作生涯中,裴院士不仅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还是体育健将,也曾担任过行政领导,方方面面都处理得很好。在两个小时的座谈中,裴院士谈笑风生、思路清晰,他的活力和开朗令青年们印象深刻。

      当被问到保持“青春”的秘诀,分享了三点经验,第一点是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第二点是坚持运动。裴院士爱好体育,尤其喜欢篮球,大学期间是清华铁马体育队队员。体育锻炼不仅强健了他的体魄,也培养了他坚强的毅力。现在不能进行篮球和跑步之类的剧烈运动,裴院士每天坚持慢走3000步;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是好心态,不计较琐事。这不仅让他保持愉悦的精神面貌,也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