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将土地质量调查成果信息落实到地块,2013年以来,物化探所承担了“吉林省典型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示范”项目,针对东北平原区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较单一且地块面积较大的特点,选择吉林省典型地区,围绕评价单元划分、样品布设与采集、地块赋值等关键问题开展方法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提出了适合东北平原地区的合理采样密度及地块赋值方法。
土地质量调查信息落实到具体地块是当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现行的1:25万和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因精度不够,无法实现每个地块均有调查数据。然而,大面积地开展地块级土地质量调查工作,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不具有操作性。
科研人员在研究评价区内土壤元素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多种空间插值方法的精度和效果,提出了适合东北平原区的科学合理的地块赋值方法:利用1:5万尺度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法)进行空间插值,确保每个图斑(地块)内均有插值数据,进而提取各图斑(地块)内插值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地块的预测值。
为评价该赋值方法的精度和实际效果,研究人员分别采用验证点、地块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及评价等级对比等多种指标进行了综合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精度可靠,采用预测值和实测值获得的土地质量评价等级差异较小,实际效果良好,表明在东北平原地区利用1:5万精度的土地质量调查数据实现土地质量调查成果落户到具体地块切实可行。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地块赋值方法,可以实现基于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每一个具体地块的评价,使调查成果直接落户到地块,极大地减少了采样点位,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工作成本和评价精度达到平衡,从而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大面积开展和成果实用化提供了技术途径,为地质调查成果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