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科院力学所“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组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中开展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有过程中,发现多层段、多类型的古岩溶。古岩溶主要发育在下石炭统城墙沟组、怀头他拉组,上石炭统克鲁克组等层段。从形成时间来看,古岩溶阶段可划分为同生期岩溶阶段与早成岩期岩溶阶段。
同生期岩溶作用主要见于城墙沟组,怀头他拉组。主要岩溶标志为葡萄石缝洞,葡萄石呈多条暗色纹层对同生期缝洞包卷,缝洞内充填与早期大气水有关的亮晶方解石。与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状白云石形成机制相似。另外也发现生物碳酸盐岩骨架选择性溶蚀等同生期溶蚀标志。
早成岩期岩溶作用主要见于怀头他拉组、克鲁克组。岩溶呈多期旋回,主要发育于海陆相转换面。岩溶标志主要为岩溶洞穴内充填大量岩溶角砾、渗滤沙、陆源泥,陆源泥表征与之上覆陆相地层岩石一致。另外可见岩溶作用发育带下近百米深位置的高角度构造缝/垂直构造缝内发育沿缝溶蚀现象,且可见其缝壁充填红色渗滤砂,由此可知该区主要大 型构造断裂对岩溶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古岩溶是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储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对储集空间类型与成岩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组将进一步探索岩溶作用机制、岩溶相带展布与储集特征。
柴东地区石炭系暗色葡萄石纹层对同生期缝洞包卷
柴东地区石炭系岩溶洞穴内岩溶角砾以及陆源砂泥松散充填
柴东地区石炭系岩溶洞穴上覆陆相地层
柴东地区石炭系构造破裂缝内沿溶蚀缝充填的红色陆源砂与淡水方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