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你好,请
  • 登录
  • logotext

    地质所曾令森研究员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编辑 : 中心
    2014-11-25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评审日前正式公布结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令森研究员在“地壳 深熔作用和造山带深部过程”研究领域成果突出,获得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400万元经费资助。这是国土资源部7年来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 第一人。

      曾令森,男,1970年1月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1987年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习,1991年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1年入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学习,师从许志琴院士,1994年毕业并获构造物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学 习,师从Jason Saleeby和Hugh Taylor教授,2003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月回国,回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2006年被聘为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壳深熔 作用和造山带深部过程的研究。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创新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推进计划,2005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曾获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09年),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 进个人(2012年)和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9年)等荣誉称号。

      曾令森以美国内华达岩基、喜马拉雅造山带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为主要研究基地,应用野外实测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高压至地壳温压条件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部分熔融作用的构造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效应。主要成果具包括:

      发现变质岩部分熔融高度Nd同位素不平衡的现象,构建了较简洁且符合地质情况的理论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变泥质岩部分熔融作用中Rb-Sr和Sm-Nd 同位素系统耦合行为,为深化理解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中重要副矿物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效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限定。

      发现苏鲁超高压带高压变质矿物含多种类型的纳米花岗岩—花岗质多相包裹体,揭示了在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构造循环过程中,大陆物质可发生部分熔融,为深入理解和限定深俯冲大陆物质的物理和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效应等提供了关键的岩石学探针。

      揭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在碰撞造山作用早期的地壳深熔作用,表现为增厚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具有高Sr / Y和Na/K比的淡色花岗岩,为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早期构造演化行为提供了关键的实例。

      曾令森已发表论文11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Geology、GCA、EPSL、CMP等SCI和EI期刊上60多篇,多次在国内外 学术会议或国外研究机构作邀请报告。他热爱事业,潜心科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具有攀登地学前沿的勇气和实力,体现出了一名地学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 是年轻地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