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你好,请
  • 登录
  • logotext

    深部探测专项综合研究课题 SinoProbe-08-01“大陆地壳的结构框架与演化探讨” 取得一系列新认识,通过结题验收

    编辑 : 中心
    2014-06-27

    专家在认真听取课题汇报,第一排从左之右为王成善院士、金振民院士、陈毓川院士(专家组组长)、李廷栋院士(课题技术顾问)、朱日祥院士、任纪舜院士  

    2014年6月2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在北京对深部探测专项“大陆地壳的结构框架与演化探讨”课题(SinoProbe- 08-0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011074)进行了结题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 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等单位的5位院士和12位专家组成, 包括专家组组长陈毓川院士,委员任纪舜院士、金振民院士、朱日祥院士、王成善院士等相关专家。

      在结题验收专家评审会上,评委们认真审阅了课题成果报告、论文汇编、专题报告、科普报告和其它有关材料,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深部探测专项负责人董树文研究员汇报和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赵越、张岳桥、杨振宇、苗来成、张栓宏研究员等答疑。

    经专家组认真讨论,对课题成果结题验收形成如下共识:
    1、课题组针对我国中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华南、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分析;结合专项最新探测数据和成果, 特别是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进行了深浅耦合的数据融合与结构再造,赋予了深部地壳和岩石圈探测成果的地质构造含义;初步构建了我国大陆地壳/岩石圈结构框 架,提出了我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中国东部主要构造域转换、复合的构造动力学模型。

    课题负责人、深部专项负责人董树文研究员在进行课题成果汇报


    2、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1)获得我国大陆地壳结构的新认识。首次在我国北方大陆(牛首山)发现古老碎屑锆石,约束了古老地壳的形成;初步建立了扬子克拉通的“三层地壳结构”和华 夏地块“四层地壳结构”;华南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了川东-武陵山-雪峰山褶皱构造带地壳结构与深部隐伏造山带;推测鄂尔多斯地块处在正在进行的克拉通破坏 的深部过程之中;提出松辽盆地具有复合基底性质和“盆下有盆”的多层结构。
    2)提出了蒙古-鄂霍茨克洋的被动与主动陆缘的转换发生泥盆纪之后,蒙古-鄂霍茨克板块在二叠-三叠纪时期存在向东南方向(现今方位)的俯冲作用,鄂霍次 克海关闭和逆掩推覆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晚侏罗世(170-160 Ma)。提出华南长乐-南澳陆缘造山带为古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作用的边界;对东北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研究,证实了古太平洋(伊扎纳吉)板块在亚洲东部俯 冲增生。
    3)确定了华南晚中生代-早新生代多期构造应力场及其演替序列,识别出横跨叠加褶皱构造;提出了华北中生代(三叠纪-白垩纪)岩浆岩分布的时空迁移规律和 构造变形的时空差异,揭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机制与演化过程。从沉积学角度厘定了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间约为168 Ma。厘定了华北东北缘西段吉林哈达晚中生代大规模推覆构造和东段松江河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4)进一步认识“燕山运动”是东亚、甚至全球晚中生代一场构造变革,是“泛大陆”裂解后全球变形的转折过程,向东亚汇聚的起始时间约165±5 Ma,伸展转换时间在136 Ma。限定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早于55-50 Ma,测定碰撞前古亚洲大陆南缘的古位置,定量约束了印-亚碰撞过程中地块相对运动和地壳缩短量。
    课题组已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SCI论文58篇(含国际SCI论文42篇)、EI论文7篇(含国际EI论文2篇)。完成课题相关内容的科普报告1份。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生12名、硕士生8名。

      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技术指标达到要求,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