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你好,请
  • 登录
  • logotext

    “海西经济区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 2014年度科研工作全面展开

    编辑 : 中心
    2014-05-23

        5月10—11日,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在福州市组织专家对由资源所陈明研究员和张佳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负责的“海西经济区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 等五个课题2013年度课题总结及2014年度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

      “海西经济区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西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的第三课题。会上,资源所王蕊博 士后介绍了课题三2012年以来的工作进展及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汇报了下一年度的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任务书要求,2014年,本课题将进一步整理和完善 野外实验数据,优化建立晋江流域Pb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数学模型,划分潜在风险区,并利用模型结果进行区域风险预测评估,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将开展 NTSH固定技术修复Hg污染场地的推广应用,进行现场示范。专家组围绕工作思路、技术路线及存在问题,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充分肯定了本课题 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方向、方法、工作重点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该课题自2012年正式实施以来,研究团队在充分分析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和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基础上,经过现场踏勘,选定了福建省晋江流域作为Pb 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区,选定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某Hg污染场地作为修复示范区,并开展了大量的野外采样、室内模拟和分析化验工作。截至目前,3个 专题已基本完成任务书的要求,进展顺利,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经过修复后,指示植物空心菜中Hg元素的含量降低了约 65%。

      5月7—9日,课题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对专题一的野外采样、样品分析等工作进行了质量检查。专家组听取了专题负责人 的汇报,检查了野外记录卡、实际采样位置图、样品分析报告等资料,并对野外采样点进行了核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专题一按照野外调查的相关规范开展了大量 的野外采样工作,提供的野外工作记录等资料翔实、规范,获得的室内分析数据质量可靠,为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