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13日,中国地调局在地科院深部探测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深部专项SinoProbe-04-03-“盆地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SinoProbe-04-04-“化学地球软件-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管理技术”两个地球化学类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结题成果验收会。上述 两个课题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承担。结题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地科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调 局发展研究中心的16位院士、专家及高级经济师组成。李廷栋院士为专家组组长。地科院王小烈书记、董树文副院长和中国地调局科外部何庆成副主任到会讲话。
此次结题验收专家评审会前,课题组已经完成专题的成果验收、课题成果总结、数据汇交与抽检、软件第三方认证、测试与软件著作申请、财务第三方审计、承担单位初审等工作,并提前1周进行了网上成果的公示和专家预审。
评审会期间,评委们查阅了原始资料,课题组专门编制的地球化学图册、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汇报,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
一、发展了地球化学在找矿方面的应用并获得初步成效
1、首次在隐伏矿上方地表气、固介质中同时发现纳米级金属微粒,这些微粒与从矿石中分离出的纳米微粒在形态、粒径和成分组合上具有高度可对比性,表明三者 同源,同为内生成矿作用产物。这一成果不仅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提供了直接的微观证据,而且对利用土壤作为采样介质的微粒分离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寻找隐伏矿具 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研发了土壤微粒地球化学探测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对盆地砂岩型铀矿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深度达到500米;对于捕获来自深部隐伏矿的地球化学信息及快速有效地开展大面积的地球化学扫面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初步建立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多营力迁移模型,盆地盖层下方铜镍硫化物矿床纳米微粒为主的迁移模型和火山岩盆地盖层底部银金矿床浅层流体循环为主的迁移模型。
二、取得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的突破
1、发明了专属性活动态提取技术,研发了专属性提取试剂, 建立了元素活动态提取标准化流程。
2、发展了适用于北方干旱盆地快速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技术,编制了盆地隐伏砂岩型铀矿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指南(建议稿)。
三、全球地球化学信息化平台——Chemical Earth初步建立
1、建立了“化学地球”数据库和地球化学图形化显示模型,完成了化学地球软件平面和球面构架1套;完成了基于web数据和图形的查询功能,实现了针对多尺 度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的管理,能对不同尺度地球化学图进行显示,具有图形与数据交互查询、采样信息查询等功能。
2、提交了基于GIS的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管理系统软件及源代码手册1套,获得“化学地球”软件(简称:Chemical Earth)V1.0著作权一项,该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成全国约205万个数据的入库工作,建立了全国地壳全元素探测数据库。
3、收集并使用了欧洲、美洲部分地球化学填图数据,并成功将这些数据应用在“化学地球”软件上,下一步,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该交互型信息、图形查询软件。
深部探测专项负责人、首席科学家董树文研究员对课题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课题组在盆地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中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隐伏矿上方 地表气、固介质中同时发现纳米级金属微粒,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提供了直接的微观证据。课题组要继续消化、研究、总结和提升研究成果,争取在今后的盆地隐伏矿 找矿探测工作中做出贡献,也为以后的深部探测工作做好方法技术准备。交互式“化学地球”软件实现了对多尺度地球化学数据和地球化学图的网上发布和交互查 询,技术上得到突破,要做成国际地球化学界通用的信息系统,创出品牌并不断完善”。中国地调局科外部副主任何庆成对课题成果也表示出赞赏,他说:“要把课 题成果推向国际,进一步增强中国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在国际上的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