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你好,请
  • 登录
  • logotext

    资源所《海西经济区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进展顺利

    编辑 : 中心
    2014-03-26

        3月13-14日,《海西经济区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课题组的主要研究人员在京召开了课题汇报会。福建省地调院杨军华高级工程师、北京化工大学冯流教 授、矿产资源研究所王蕊博士后,分别汇报了《晋江流域典型重金属Pb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风险区识别》、《Hg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形成机理和爆 发轨迹》以及《Hg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修复技术》3个专题两年来取得的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

        该课题自2012年正式实施以来,研究团队在充分分析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和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基础上,经过现场踏勘,选定了福建省晋江流域作为Pb 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区,选定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某Hg污染场地作为修复示范区,并开展了大量的野外采样、室内模拟和分析化验工作。截至目前,3个 专题已基本完成任务书的要求,进展比较顺利。取得的工作成果主要包括:(1)通过晋江流域人类活动场所地球化学环境分类研究,将研究区土地分为农业区、林 业区和居住与工业区;(2)初步建立了区域性Pb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3)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明确了土壤中总Hg的释放近似非均相扩散过 程;低pH和低有机质情况下,土壤中总Hg的释放风险增大,容易诱发Hg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4)根据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理论数学模型,拟合出了研 究区土壤中可释放总Hg和潜在活动态Hg的关系曲线,建立了系列数学模型,得到了灾害的爆发临界点;(5)根据符合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形态对或形态组合 对,得到了研究区域Hg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爆发轨迹路线图;(6)选定了Hg固定剂,通过野外盆栽实验和地块实验验证了化学固定稳定化技术的可行性; (7)该技术对于处理初始Hg浓度小于20 mg/kg的土壤,固定效果最佳,固定效率可达45%,固定剂的添加量为0.3%。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