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滇西潞西邦木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查看
]
邹光富
、
林仕良
、
李再会
、
丛峰
、
谢韬
、
唐文清
为了查明出露于云南省西部潞西市邦木二长花岗岩体的时代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 SHRIMP 定年研究。 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其 Th/U 比值为 0.13~1.00,属于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邦木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 8 个测点 206Pb/238U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0.5 ± 1.7) Ma(n=8,MSWD =1.6)(95%置信度),代表了岩体的结晶年龄,表明该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邦木二长花岗岩为过铝质钙碱性 I 型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岛弧构造环境,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属于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岩。 在中—晚侏罗世,左贡—保山微板块沿班公湖—怒江—泸水—瑞丽板块缝合带由北东向南西方向与波密—腾冲微板块发生洋壳俯冲,导致班公湖—怒江—泸水—瑞丽洋关闭。左贡—保山板块俯冲插入到波密—腾冲板块之下。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随着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进行,形成波密—腾冲岛弧。 不同板块之间的碰撞拼合导致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形成、侵入活动。 邦木二长花岗岩就是这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邦木二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的厘定,为进一步探讨腾冲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